近日有消息称,戴姆勒集团有意增持与北汽合资公司的股比,试图对在华业务拥有更大的控制权。据报道,戴姆勒希望将其在北京奔驰的股份从现有的49%增加到65%以上。但是目前双方的协商仍在探索阶段,不能保证将达成一致。
然而,戴姆勒集团拒绝评论上述消息,仅表示对目前在中国的业务及合作关系比较满意。在被问到是否就增持股份进行商谈时,北汽一名代表表示,“没有的事”,但是并没有给出任何细节。
但俗话说的好“无风不起浪”时间能证明一切。
今年4月份,发改委表示,汽车行业将分类型实行过渡期开放,2018年取消专用车、新能源汽车外资股比限制;2020年取消商用车外资股比限制;2022年取消乘用车外资股比限制,同时取消合资企业不超过两家的限制。通过5年过渡期,汽车行业将全部取消限制。自此,打破了中外合资车企的中方股比比例不低于50%的限制,外方资本可以实现对企业的控股,中方也将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
而戴姆勒增持北京奔驰得好处是显而易见的,一方面可以获得更高的控制权,另一方面也可以获得更多的利润。
北京奔驰于2005年8月8日正式成立,可以说在华盈利能力是持续提升的。2018年上半年,北京汽车的报表中,与北京奔驰相关的收入从2017年同期的583.13亿元提高20.4%至702.19亿元。
然而,此前戴姆勒股价大跌,跌至5年低位。公司发出盈利警告称2018年利润将显著低于上年同期水平。公司称2018年的息税前利润将“显著”低于上年同期水平,其预计第三季度集团息税前例利润(EBIT)为24.88亿欧元(2017年第三季度为34.09亿欧元),其中梅赛德斯奔驰汽车第三季度EBIT为13.72亿欧元,同比下滑35%。另外,其第三季度销量为56万辆,同比下滑6%。
如果能将北京奔驰的利润并入戴姆勒报表,将会缓和戴姆勒营业额下滑的态势。
其次,北京奔驰并非一直处于销量高涨态势,戴姆勒作为技术的主导者,可以加强对合资车企的控制,以改善合资公司业绩,赶超对手。
今年10月份,北京奔驰批发销量同比下跌10.9%至29,343辆,前10个月累计销量同比增长14.9%至399,843辆。
只是,倘若横向对比另外两家豪华车合资公司,则北京奔驰的增长势头并不理想。华晨宝马10月销量大涨47%至44,705辆,前10月同比增长19.9%至375,151辆。一汽-大众奥迪国产车10月9.2%的同比增长,56,777辆的成绩依然远远高于另外两家,而累计销量同比提升10.3%至511,702辆。
对于北汽而言,根据数据显示,北汽集团今年上半年销售整车120.3万辆,同比增长7.5%。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0.1%,利润总额同比增长21.6%。但是从目前整个集团来看,盈利仍然主要依靠北京奔驰、北京现代等合资品牌。而北汽自主品牌大多处于常年亏损状态,竞争力和产品溢价能力极为不足。
从北汽集团去年财报来看,北汽自主品牌包括北京品牌、绅宝、威旺和北汽新能源共实现营收173.86亿元,同比下降43.7%,然而这仅占据北汽集团总营收的13%。其他营收大部分来自合资品牌的“输血”,仅北京奔驰的营收就为1167.73亿元,同比增长36.9%。所以说如果北汽拥有的16%的股份被收购将会大大降低它的营业额。
但是戴姆勒增资后,北汽在短期内能获得一定的资金发展自主品牌。此外,戴姆勒在技术方面也会有一定的输送,从而发展自主品牌,尤其是新能源车和自动驾驶业务。
值得一提的是,2018年1-10月份销量达109,636辆,同比大增76%。在“金九银十”整体颓势下实现“逆袭”增长,其中仅10月份销量就有27,958辆,占据整体销量1/5还多。并且在J.D. Power 2018年汽车行业新车质量(IQS)排名中,获得“新车质量冠军”和“新能源特别奖”两项大奖。
虽然戴姆勒集团增持与北汽合资公司的股比的消息还未落实,但是合资股比开放的大趋势是不变的,很明显,对于中方来说是“痛苦”的,但开放股比刺激跨国车企将核心新能源汽车技术引入中国,也将中国作为全球新一轮战略技术的落地市场,不仅带动整个中国汽车行业技术进步,同时对中国宏观经济也是一次巨大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