似乎每个品牌的车主,都和某样特定的事物有不解之缘,像是什么:奥迪车主与机油、奔驰车主与减配、宝马车主与渗油、特斯拉车主与做工、马自达车主与塞车、理想车主与“非质量问题”······
就在近日,理想终于发布公告,官方解释了厦门“断轴”事件。其实不用看公告,90君都能猜到理想的“解题思路”,无非就是:是操作不当—非质量问题—给车主赔偿。
按照抖音上很火的一句话就是:“我用官方的回答了他的废话。”
按照官方的说法,事故的原因是用户由于驾驶不慎,以45公里/时的速度撞击了道路中间的隔离栏和水泥隔离桩,共造成5组金属隔离栏的严重变形和3根水泥隔离柱的断裂。在车辆发生碰撞后,水泥隔离柱断裂后被卷入前悬架部位,最终造成悬架损坏。
理想汽车表示,至今为止理想ONE所有悬架损坏,都是由于碰撞事故造成,没有一起是因为质量原因。
7个月时间,共卖出13193辆新车,理想的销量其实还不错,但卖的属实也不算太多。可仔细数一数自上市以来,理想ONE已经发生近十起较严重的问题,最喜感的是,理想官方总能拿出点理由。
此前理想ONE发生自燃事故,官方不仅重新定义了“冒烟”,还解释是工作人员在交付检查时,在发动机舱内遗漏了一块车漆防护垫,并表示之后我们会让垫子更显眼,算不上质量问题;上海理想ONE的断轴事故,解释是车主驾驶车辆与路肩发生碰撞,最后导致车辆右下摆臂球头脱落,也算不上是质量问题;还有理想ONE解除自适应巡航后,车辆在高速出现无法加速的问题,官方解释是“没有解除物流模式”,以后要整改出厂前检查,这也不能算是质量问题。此外,车辆显示动力电池故障,导致车辆高架桥趴窝,和仪表盘黑屏、刹车失灵等等,可以说我们蠢、不严谨,但都不算是质量问题。总之就是一句话,“理想都有理”。
90君都能按这“解题思路”,脑补出之后再出问题理想会怎么解释,像是什么如果增程器出现烧机油,解释是装配工人错误安装密封圈,不算是质量问题;如果车辆出现严重共振与异响,那是供应商零配件不符合标准,不算是质量问题;如果车辆出现无法启动或动力丢失,锅当属汽车工程师设计时出现错误,以后我们要加强录用标准,不算是质量问题(以上纯属脑补如有雷同纯属巧合)······
按照理想所采用的超级产品经理理念,将一款60分的产品推出后,通过收集各方的意见以及建议,对产品进行改进到80分,最终为升级过程中痛点买单的,除了第一批消费者,还会在一定程度影响到理想的股价。
如果说理想目前还未IPO上市,频发的“非质量问题”还不会造成太大风雨,但如今理想汽车(LI)已经登陆纳斯达克,多次出现断轴等大事件,对于投资信心的影响不容小视。
登陆纳斯达克的第一天,理想汽车(LI)股价曾暴涨50%,但一切并非顺风顺水,到升至最高点19.9美元后,理想股价大跌8.7%并呈连续下坡态势,本周一才略有回升。
其实,最近一段时间,新势力车企的股价一直不太乐观,特别是蔚来汽车二季度财报,公布毛利率首次转正后,股价未涨反而跌去8.59%。
美国财经名嘴吉姆·克莱默(Jim Cramer)在一档节目中明确警告投资人:“不要对电动汽车市场过度投机,这个领域看似繁荣,然而更像泡沫,‘并且已经开始破裂’。”对于造车新势力来说,首款产品是个坑的问题,似乎是每家都无法避免的,但消费者和投资人真的可以接受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