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到林肯,你的第一反应是什么?某个爱炫耀的朋友婚礼上的那个加长款婚车?
是的,这就是林肯给中国消费者最深刻的影响。如果不是相当热爱汽车的车迷,很少有人能够说出超过两个林肯当下在中国车市正在销售的车型名称。
且不论在豪华品牌领域声名赫赫,妇孺皆知的奔驰宝马奥迪,即使跟同为美系豪华品牌的凯迪拉克相比,林肯如今在中国市场,销量和品牌知名度都要低一个档次——
2018年上半年,凯迪拉克销量同比大增39%,达到11.2万辆,而林肯的销量只有2.4万辆,只有后者的五分之一强,与排在自己前面的雷克萨斯、沃尔沃销量差距继续拉大,彻底沦为“三线豪车”。
品牌方面,世界杯期间“林肯之道”的广告频繁在电视上露出,但展现车辆在风暴与沙漠中前行的画面,与足球风马牛不相及,并没有起到太好的宣传效果。
作为汽车媒体人,葫芦侠常常会被正在考虑购车的朋友问到是某某车好、还是某某车更优,但奇怪的是,多年来哪怕是昂贵如保时捷、另类如双龙都有出现,但就是没有朋友问过林肯。
事实上,林肯的中国“之道”,一直就走得不顺畅。虽然早在上世纪20年代,林肯就以进口方式来到中国,并且在抗战期间为中国军民所认识,但几十年来,即使没有政治因素的影响,林肯也从未成为主流。
1998年,林肯与红旗达成合作,双方联合开发、以林肯旗下一代名车Towncar为原型的红旗CA7460投放中国市场。
但这辆车长达到5.5米级别、轴距接近3米、配备4.6T的V8涡轮增压发动机的纯正美国范轿车,由于拥有68.88万元的超高价格(这在20年前的中国相当于一线城市10套住房的价格!),和高达百公里15升的油耗,几乎很难在中国街道上看到。
2005年-2008年的时候,借助福特的渠道,林肯也曾以进口的方式引入了国内市场,但表现平平。直到2014年,林肯才真正重返中国市场。
此后数年间,林肯也经历过大幅增长的喜悦。2017年,林肯全年销量更是一路狂飙,风头甚至一度盖过了凯迪拉克。
然而随着中美之间的贸易风波,加上林肯产品线老化、吸引力下降,导致林肯逐渐失去了原有的增速,主力车型MKC上半年更是销量同比下滑14%。
林肯所遭遇的问题,几乎与它的东家福特所遭遇的相同。
首先,车型更新太慢。销量担当车型MKC基于的平台还是上一代福特福克斯的福特C平台,这个历史已近十年的平台,已明显老化;轿车MKZ则与现款福特蒙迪欧同宗同源,也有整整5年没有换代。
而作为品牌更高端的MKX、Navigator领航员等车型,价格又相对较高(领航员起步价达到111.8万),本来就是相对小众的选项。
▲航海家
▲飞行家
当然,林肯也不是没有意识到问题所在。旗舰SUV领航员在今年初刚刚换代,而定位仅次于它的MKX车型,也将以Nautilus航海家的全新命名推出改款车型,预计将在广州车展期间上市。
介于航海家和领航员之间的Aviator飞行家在今年北京车展亮相后,目前也还没有明确的上市时间公布,据称其国产车型的上市时间或许要到2020年3月……
听到这样的消息,葫芦侠都替林肯“捉急”。不知道为什么林肯自己就是不急。
2008年的全球经济危机使福特不堪重负,出售了阿斯顿·马丁,卖掉了捷豹路虎,连沃尔沃也被中国人买下了,此外,福特还退出曾经与之并肩作战的马自达股份,水星品牌也寿终正寝。一个曾经的跨国集团、拥有近十个著名汽车品牌的福特汽车,只剩下了福特和林肯。
但让人扼腕的是,经过上一波危机的卧薪尝胆,通过“1515”计划在中国市场收获相当大的成功之后,美国人再一次萎靡不振,不仅销量在最近两年有所下滑,伴随着全球裁员、与大众合作等消息,给人的感觉就是福特似乎后继乏力。
在此基础上,林肯也很难得到来自东家福特的强力支撑。更为重要的是,福特尚且在中国国产,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抵御两国间贸易风波的影响,而传出确切消息一年多、却仍然要等待国产化的林肯,纯进口模式已经成为制约其发展的明显瓶颈。
此外,林肯在销售渠道的建立上也有待提速,全国110余家林肯中心,绝对数量不少,但仍然在一些二三线城市存在缺失。即使是林肯的忠实粉丝,也只能望洋兴叹。
美国总统亚伯拉罕·林肯背负着巨大的压力和困难,最终结束了美国南北战争,实现了国家的重新统一。以他名字命名的林肯汽车,如果要扭转不温不火的局面,必须拿出破釜沉舟的气势来,加速推进在中国投产,否则一旦林肯被豪华品牌中的竞争对手彻底拉开差距,或许就再难重新赶上。
▼
从今年年底到明年,林肯将推出全新一代MKC、MKZ、Nautilus,以及全新的轿跑车型,并且都将引入国产化。另一方面,林肯也在加速渠道建设,据称到今年年底,林肯中心将超过120家。
一个国产化的林肯值得期待。
文章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