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么二者究竟谁才能笑到最后?从二者的综合实力来分析,车哥们以为神州优车和宝沃的契合度更高。
先来看宝能不合适的原因,主要有两点:品牌契合度和大众消费市场的吸纳能力。根据宝能此前规划,宝能集团希望依托其强大的业务体系,在汽车领域覆盖高、中、低三个品类,全部车型采取私人销售与共享出行的多经营模式。
基于这样的前提,为了进入汽车行业,宝能此前已经拿到了观致的绝对控股权,而观致和宝沃在品牌力和产品谱系规划上有着较高的重合度。二者品牌和消费人群定位都属于中端领域,让外界并没有看懂宝能这一手牌准备怎么出。一种可能的解释是,宝能正是看中了二者的高度重叠性,希望实现1+1>2的结果,但这并不符合宝能覆盖高中低三个谱系的产品定位。
不仅如此,为了打造超级汽车帝国,宝能一直在跑马圈地,并且制定了强大的产能规划,并相继在杭州、昆明、广州和陕西西咸新区投建四个新能源整车及零部件生产基地,规划投资总额达1240亿元。其中,杭州富阳区产能为30万辆,昆明项目规划产能为50万辆,广州开发区规划产能为50万辆,陕西西咸新区规划产能为100万辆(一期工程为50万辆),合计230万辆。
而形成巨大反差的是,即便观致势头最猛的2018年,其目标销量也只有10万台。现今如果把宝沃收入囊中,其今年也只有10万的销量目标,二者加起来20万的销量甚至不足宝能产能规划的零头。无论如何,宝能未来的主要消费力一定要转向大众市场。
“短期内宝能通过协调自身资源来扶持观致,这也是当前可行的一种办法,至少可以救活企业。但长期来看,这种自我循环的模式不可能持续,观致仍然需要得到消费者的认可。”对于宝能盘活观致的可能性,知名汽车评论员钟师亦认为,未来的大众消费市场才会是观致的主要发力点。如今,观致尚没有起色的前提下,宝能再次接盘宝沃无疑给自己增加更大的包袱。
单从大众市场的消费体量来看,无论是观致还是宝沃短期内都无法在个人消费市场有太大突破,而宝能集团有限的内部需求并不能缓解其销量上的压力。
相较而言,神州与宝沃契合度就高得多。目前神州优车集团旗下包含汽车租赁(神州专车)、销售(神州买买买)、金融(神州车闪贷)等多项业务。
汽车周边业务上,神州优车也有布局。今年8月29日,百度与神州优车达成战略合作,双方将基于百度Apollo平台在智能网联、自动驾驶领域展开深度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