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面对整个市场的不景气加之今年的众多意外因素,各品牌都在用自己的方式去迎接挑战,吉利选择了“配股”来应对市场的瞬息万变,此举究竟是“未雨绸缪”还是“迫不得已”?
5月29日,吉利汽车发布公告称:将以每股10.8港元的价格配售6亿股份,拟通过配股筹资64.8亿港元,配售价较昨日收市价折让约7.85%,所得款项净额估计约为64.47亿港元,配售股份占公司已发行股本约6.51%,以及占经股份扩大后公司已发行股本约6.11%。
受此影响,吉利汽车股价开盘直接重挫,当日成交量迅速放大,股价跌幅10.24%,盘中一度大跌12%。
此举看似主动实则背后暗藏着无奈与被动。众所周知,汽车市场面临着新一轮的洗牌,适者生存的理论放在如今仍然适用,吉利汽车也不例外。虽说吉利如今在国产汽车行业里做的够好发展够快,近几年都在不断实现飞跃性发展,但是仍有许多问题不可避免。
假设配售股份根据配售获悉数发行,吉利汽车自配售收取所得款项总额及所得款项净额估计分别约为港币64.80亿元及港币64.47亿元,相当于净发行价约为每股配售股份港币10.745元。
2020年不仅是汽车行业,各行各业都经受着灾难与挑战,颓势不可避免。从年初开始,一直到四月份,受疫情影响汽车行业几乎处于一个停滞不前的状态,汽车产销量数据也惨不忍睹。行业环境承压,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以下简称“中汽协”)公布的数据显示,4月份,全国汽车产销量分别为210.4万辆和207万辆,分别同比增长2.3%和4.4%,增长率由负转正,结束21个月连续下滑趋势。但是国外疫情依旧不容乐观,将冲击供应链并影响中国汽车出口贸易。
吉利汽车4月销量为10.54万辆,环比增长约44%、同比增长约2%,沃尔沃汽车4月销量14,698辆,同比增长21%,环比增长54%,虽然四月销量逐步回暖,但前四个月吉利汽车仅实现销量31.14万辆,同比减少34%。
在疫情带来的影响下,虽说业绩下滑不是个例,但是这对吉利来说是一个不小的打击。
面对危机与挑战,在今年3月,吉利汽车对外表示:“面对现在的全球经济形势,吉利汽车目前不会下调2020年初设定的141万辆销量目标。”
近些年吉利的发展大家有目共睹,其野心勃勃,并购的步伐从未停止,不断的扩充着属于自己的市场份额。2010年吉利以18亿美元的价格成功将沃尔沃汽车收入囊中,虽然这场收购不被看好,但吉利用这十年的实际行动证明了“蛇吞象”也并非不可能。2017年,吉利收购马来西亚重工业公司旗下宝腾汽车49.9%的股权以及豪华跑车品牌莲花51%的股权。2018年,吉利花费约70-90亿美元拿下了戴姆勒集团9.69%股权,成功进入一线汽车品牌阵营。2020年2月,吉利汽车公布了与沃尔沃的新一轮整合计划。
吉利这一路走来取得的成就显而易见,但压力也随之而来,并购带来的一系列问题就包括资金的短缺。财报显示,截至2019年末,吉利汽车应付票据及一年内到期的流动负债高达485亿元,而现金以及应收账款余额仅为450亿元,2019年吉利汽车净利润也仅为81.9亿元,在极端情况下流动性捉襟见肘。此外,吉利汽车的负债也有所增加,账面上应付账款以及长期借贷分别增加65亿元以及21亿元,应付账款的同比增速23%,超过应收账款12%的增速。
面对大环境与自身发展所需的双重压力,这次筹资在所难免。吉利未来不但要应对疫情带来利润下滑的影响,还需要资金去筹划下一步发展,例如对于新能源领域的布局和新技术的研发,毕竟在新能源领域,吉利要走的路还很长。
对于这次筹资的动机,董事方面认为,面对于将来充满的可见且不确定的动态挑战,配售能为公司筹集资金并同时拓阔其股东及资本基础提供机会,增强集团财务状况并为集团提供营运资金。对于配售所得款项用途,吉利汽车表示拟将所得款项净额用于集团业务发展及一般营运资金。
目前来看,吉利的发展还并没有达到预期的高度,不管是对于产品的研发还是对于品牌整体运作,现阶段资金支持必不可少。根据吉利汽车此前公布业绩报告显示,2019年全年营收974.01亿元,同比下降9%,略低于市场预期的974.79亿元;净利润(公司股权持有人应占溢利)81.9亿元,同比下降35%,低于市场预期的87.2亿元。
疫情加剧了车市的竞争和不确定性,随着配股的完成以及2020年吉利汽车利润的下滑,不难推测2020年的每股盈利将更低,虽然这对股东来说并不是一个好消息,但是面对形势所迫,配售也是当前不得已的选择。一方面,在疫情以及多种因素影响下,销售利润下滑;另一方面,面对瞬息万变的汽车市场,吉利要想谋求长久发展,就要完善战略布局和产品规划,更加需要充分的资金支持来应对未知的将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