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乘用车市场反弹力度超预期,各细分市场均触底反弹。
根中汽协2020年4月初发布的数据:2020年3月,体现终端销售的综合批发销量为104.5万台,同比下滑-40.4%,但环比2月增幅却高达317.5%。轿车细分市场环比增长294%,MPV细分市场环比增长271%,SUV细分市场的增幅更是高达352%。账面看各个细分市场成绩还算喜人。
3月中旬开始陆续全国复产复工以后,仅半个多月的时间就取得如此好的成绩,让各大品牌厂商着实都松了口气,一季度笼罩在大家头上的阴霾被吹散,也感觉到一丝春天的温暖。
多因素叠加助力3月份市场反弹
不管是从外部宏观经济还是从内部市场需求角度来说,3月份市场的大幅反弹可以说是意料之中的结果。
首先在国家宏观经济层面,为了刺激消费,从2月底各地方政府纷纷出台相关鼓励消费的政策。比如广州市推出 的“新增购车指标+新能源补贴10000元+置换国六补贴3000元”的重磅组合拳......各地也不约而同的出台刺激政策。
根据不完全统计,截至目前共计有14个地方政府出台了明确的汽车消费刺激政策。同时各大品牌厂商也加大促销力度,消费者直接受益,购置成本大幅降低,集中消化了前期的市场需求。
3-4月本来也是商务车的传统旺季,也是上半年车市的小高峰。中国人有句俗话叫“一年之计在于春”,尤其是一些生意人,在春节过后着急买车和各类生产工具用于全年生计,而此时各大品牌又在大规模搞促销,车价比之前问价时候更低,成交量自然大幅提升。
在疫情爆发后,各大汽车厂商,尤其是自主品牌及时调整产品策略,比如推出免费更换空调滤芯的升级服务,甚至有不少品牌纷纷加装了车内空气净化和除菌的配置,一堆达到CN95级别的产品快速投放市场,可谓急疫情之所急,大大迎合了消费者新生的迫切需求。而这些车型,如长安CS55 PLUS等产品,在3月份的市场销量表现远远超过平均水平,也带动了这个细分市场产品后续发展的一个新风潮。
上半年是全面回暖?
从3月份数据的“优异”表现是否意味着中国乘用车市场将全面回暖?小编认为下结论言之尚早。
2020年年初,从网上疯传的一张各大车企降薪裁员的图表中可以看出,不少主流合资、国产厂商都已经对全年的市场形势做了提前预判。未来随着经济下行,市场需求会有所减少,市场竞争将进一步加剧,这意味着中国汽车市场的淘汰赛即将进入惨烈的后半程,谁落后,谁掉队,甚至谁被淘汰......
车市会进入持续的衰退期吗?
通过回顾2019年中国乘用车市场表现我们就可以看出一些端倪。2019年中国乘用车市场同比下滑-9.3%,这已经是历史上的低谷期。
但是依然有一些品牌在此时能实现较高的增幅。比如日系品牌的本田和丰田,他们为了讨好中国消费者,在技术投入上非常用心。最新的丰田TNGA技术、最新的Honda Sensing技术等都在诸多车型上进行大面积的量产配备。甚至为了扭转中国消费者对日系车“不安全”的负面印象。 上市的新产品上都标配8气囊,甚至C-HR甚至起步标配10气囊。凭借灵活的产品策略,日系车在2019年实现了高速增长。
汽车消费政策是否还会加大?
宏观方面说,占据国民经济约8%的汽车产业,在国家“促消费”、“稳增长”的政策大背景下,在各地方政府出台相关刺激政策后,国家队是否会出台一些储备的政策?小编认为极有可能。目前种种迹象表明,部分省份延后实施国六、鼓励部分限购城市放开限购等,国家对汽车产业的大红包应该会持续不断。
虽然疫情之后3月份的答卷还算满意,完成全年的销量指标还是难度较大,面对竞争激烈的2020年汽车市场还需要从技术革新和产品质量多下功夫,打铁还需自身硬,毕竟产品才是企业的生命。
百姓评车
市场下滑不可怕,更何况现在车市已经有逐步回暖的迹象。只要迎合市场需求的变化,不断灵活调整产品策略和市场策略,实现逆势上扬并不是不可能。2020年究竟谁胜谁负,我们还是交给时间见证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