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輕自動車发展史(1976-1989) 第二期
第三期
5.经典涌现(660cc)
1991年5月,本田发布了「震惊13亿人」的首部中置引擎双座敞篷小跑车:Beat,在此之前并没有类似的格局设计,所以一推出市场即被受车迷关注,短短五年的时间卖出超过3万部。一如以往,本田并没有为Beat植入任何增压装置,但一样到达K-CAR的最高马力上限:64匹,究其原因是加入了MTREC(Multi Throttle Responsive Engine Control)多节流阀响应发动机控制装置,每个汽缸(共三个汽缸)都设有独立节气门,输出反应当然“一级棒”。
斯巴鲁不甘示弱,在第二年(1992)年3月推出Rex的后继车型-Vivio,其瞩目程度一点也不亚于「平成ABC」,原因是该车系除了入门版外,还有多款不用配搭的顶级型号,如RS-R、RX-RA等。另外,还有两款造型可爱的特别版-开顶的T-Top和英式怀旧风的Bistro。不过,要想打响名号一定会是经常参加拉力赛事,就连已故传奇WRC车手科林麦克雷也驾驶过Vivio出战东非大赛,甚至中国香港车手michael吕也曾驾驶Vivio参战1993年举办的港京拉力赛。
同年10月「平成ABC」中的A终于集齐,马自达发布AZ-1,对比Beat、Cappuccino,A字头产品显得格格不入,Beat有MR敞篷、Cappuccino有FR敞篷,AZ-1这次搞出了同级别唯一MR布局的鸥翼门!(好好好)其实当年马自达的野心非常之大,除了AZ-1外,还计划同步推出了另外两款,其中一款是C组赛车(最后不知道怎么就没推出了)。虽然如此,但AZ-1已经成为经典中的经典,同为三缸turbo,马力同样是上限的64匹(真想知道没有上限他们能多少匹)
重头戏来了,这不是🔧鹏的北斗星吗?严格来说,铃木1993年9月推出市场的Wagon R(原来叫这名儿)完全颠覆了整个K-car市场,原因是一般K-car的车厢空间都受制于车身尺寸控制,所以空间一般都不会太宽敞,因此铃木就换了种思路,把车厢空间向上发展 从而设计了这款影响至今的车型
1995年8月大发发布的Move是从原本的Mira演变出来,参(chao)考(x)i了Wagon R的做法加高车身高度,令车内空间变得更宽敞,在发布后的三年内有了50万部的销量。
つづく
欢迎扫描二维码
加入到我们的粉丝群
一起聊聊车,探讨一下艺术
希望大家在留言区留言和大家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