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台EVO X与其它的不太一样。
手动EVO并不是全球三菱车迷的奢侈品,而对于中国而言它却是无价的!我们之前曾经报道过无数案例来证明此观点,多少人愿意花大钱中止自己左脚和右手的空闲,费大力气将双离合改造成普通EVO X的5速手动波箱或者MR版本的6速波箱,可见真正的EVO车迷是多么渴望本真性能。笔者本人不能算是真正的日系性能车迷,但说实话,如果我是这台车的车主肯定也不会对其下狠手改装,因为他对我太重要了。
![]()
图:外观维持原汁原味,并未有任何改变。
![]()
![]()
![]()
选择了重改基本上就是选择了让他失去日常的驾驶能力,所以这台EVO X的动力单元并未有深入改动。4B11引擎从未离开过机脚,不烧机油,也没有吵闹的排气声,除了Greddy泄压阀能够发出点像高性能改装车一样的“擦擦声”外,其余的也全部维持基础改装。车主更换了ARC进气系统来提升引擎的进气量外,还采用ARC原车替换式中冷配合降低进气温度,提高氧分子密度,从而使其更促燃烧。最终COBB Unique Stage 3通过BOD写入程序将马力提升至400Ps,扭力被拉高至500Nm,不过别担心,这点输出对于全铝的4B11和手动变速箱而言完全不是问题,而如果是SST双离合的话那么就需要强化一下了。
![]()
图:并不凌乱的引擎舱,ARC专为4B11设计的整套进气系统颇为吸引眼球。
![]()
图:ARC进气风箱可提高进气量,并过滤增加进气中的氧含量。
![]()
图:Greddy泄压阀的加持也不必担心炸坏节气门,另外声音还比较来感哦。
![]()
图:中冷被替换为ARC产品,迎风面积更大,由于为专车研发Turbo Lag可降到最低,同时最大限度降低进气温度。
![]()
![]()
图:ARC出品的耐高温高压水箱与机油盖,以保证在防冻液与热度升高所产生的压力不会造成机油盖崩开状况发生。
![]()
图:Amuse钛合金排气中尾段配合Aspec头焦,重量更轻,排气效率更强。
Cusco出品的前后顶吧就像是标准流程一样出现在引擎舱与后排座椅后面的塔顶上,用来提高车头与车尾的横向支撑刚性,Ohlins DFV绞牙避震机也暂时毫无用武之地,Rays TE37轮毂与四条AD08轮胎也让小编觉得收藏对于这台车而言有些委屈它,我觉得“堆件”这个词更合理一点。不过凭空意淫下来,如此调教这台EVO X目前也非常明确,那就是平衡,其他的赛道杆位什么的交给九代赛车吧。
![]()
![]()
图:Cusco前后顶吧充分提高车头与车尾刚性,当然在看不见的地方还增加了Cusco井字架。
![]()
图:使用Ohlins DFV用来提高这台EVO X的整体支撑性。
![]()
图:插个题外话,原来EVO X的玻璃水储水罐和电瓶全部转移到后方偏中间的位置,看来三菱要把配重玩出位啊。
![]()
图:Rays TE37锻造轮毂为这台车的行走配备,这也应该算是EVO玩家的标准装备了吧。
![]()
图:即便是日常走街用横滨ADVAN Ad08也有些奢侈的吧,更何况是收藏品。
笔者很荣幸在挪车时小小感受了一把这台近乎原厂调教的手动EVO X功力,不得不说它没有我之前想象的那样难以接受。原车怠速适中,以至于刚从驾校毕业的新手在初步驾驶时也不应该会出现油离配合不畅现象。离合器脚感迎合度要好于十代STi车型,一切是那么的顺滑,让人怎么都连想不出它是三菱最新的高性能房车,当然这并不能排除有一部分EXEDY碳纤维离合器压盘的功劳。更值得一提的是它的换挡行程还特别短,只可惜条件有限没能拉起来综合测试一番。总而言之,选择一款手动挡的EVO X就好比选择了詹妮弗 劳伦斯当媳妇儿,耐看,能够用在各种场合,重要的是使起来更带劲儿,而SST有点像泰勒 斯威夫特,看多听多会腻,且很容易移情别恋。
![]()
![]()
![]()
图:Greddy B spec 2涡轮压力控制器用来调节涡轮压力。
![]()
图:你的左脚再也无法休息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