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代凌派上市已经超过一年。在全系只提供一款三缸发动机的情况下,这款新凌派的销量却达到了历史巅峰水平。这似乎有点违和。因为印象中,虽然大家都在喊三缸,但市场却一直不怎么买账——很多换三缸的车型,销量都有不同程度的下滑。唯独这个凌派,是个例外。这是为什么呢?
成绩总评:优
凌派2019年全年的销量是15.4万辆。卡叔看到这个数据,有心将凌派这个车系上市以来的历史销量做了一个小统计,如下:
2013年91594(辆)
2014年157207(辆)
2015年116759(辆)
2016年87399(辆)
2017年98930(辆)
2018年113108(辆)
可以看出,凌派2019年的销量,已经基本上追平了“历史最好成绩”。
而且这个“历史最好成绩”,还有一定的偶然性——与上市时的尝鲜效应不无关系。伴随上市后市场认知的成熟,它的平稳期年销量也就10万辆不到——哪怕是在中国车市巅峰时期的2016/2017年。
那么第二代凌派目前的这个表现,就相当于比第一代增长了50%以上。
是不是有可能第二代凌派也存在“尝鲜效应”呢?理论上有,但从车系发展的规律来看可能性不大——相比第一代的“横空出世”,第二代的新鲜感是明显降低的。
一个更有趣的问题,如文章开头所说:第一代凌派是标配1.8L发动机的,而第二代换装了似乎市场(尤其是它所面向的二三线市场)一致不看好的1.0T三缸,但它却从销量层面“逆行”,这就让这个成绩显得更有“含金量”了。
既如此,单年考成绩而言当然要评“优”。
第二代凌派销量“逆行”。真的是因为它的三缸与其他厂商的三缸不一样吗?还是因为别的原因?
凌派的三缸并不比其他三缸明显更好
从技术上说,凌派的这款三缸机确实噱头更足——地球梦系列、带VTEC可变气门行程,比很多三缸机强,甚至技术含量比第一代地球梦1.5T还高。
然而真的是因为凌派的准车主们冲着这些技术光环去的吗?如果是GK5、如果是思域,这确实有可能,但对于凌派,可能性极小。
凌派的目标群体,基本上是不会深究这些东西的。他们更看重的是“疗效”——开起来好不好、油耗低不低等等这些。
诚然,本田在这款三缸发动机上确实做了不少努力。例如MT版本采用双质量飞轮,各种平衡减震等等。总之,就是要想方设法打消人们对于三缸抖、三缸噪音大的顾虑。
然而从实际表现看,凌派的这些方面与其他三缸车型相比并没有显得“与众不同”。相反,在噪音控制上,凌派还表现出一如既往的“本田特色”——虽然本田粉丝可能喜欢,但对于普通家用消费者而言,这往往会理解为“噪音大”。
在性能、油耗等等很多方面,凌派的这款动力组合也只是“主流水平”,远不像1.5L、1.5T组合(与竞品的动力总成比较时)显现出那么明显的优势。
更关键的是,市场之所以不看好三缸,并不真的是因为三缸的震动噪音有多大,而是在于“成见”——即便你做得再好也不喜欢。
所以可以肯定,凌派之所以销量能“逆行”,绝不是因为它的三缸比别的三缸好,而是因为其他方面的原因。
事实上从各种反馈、评论也可以看出,很多人对于凌派的三缸还是挺有微词的。换句话说,如果凌派配的不是三缸,很有可能销量会更好。
那么,到底是什么,让市场居然可以突破三缸的成见,让凌派的销量“逆行”呢?
极致的本土化:这招确实好使
大家留意一下市场上的销量“神车”,很多都与本土化有关,最典型的如朗逸/宝来。
凌派就属于广本第一款,也是比较极致本土化的车型。不过说实话,上一代凌派做得并不理想。
第一代凌派是作为填补广本A级车空白的身份出现的,所以定位拔得比较高——标配1.8L发动机,尺寸也不小,售价更是一度超过了思域。
不过由于它在很多“包装”上很唬人,让不少二三线市场的消费者感觉“很高级”,所以上市后一度销量“出人意料”。
但其实,第一代凌派在很多细节上,做得并不理想。例如它的头部空间,就让不少车主吐槽,综合素质也没有预想的好。这,其实也是第一代凌派销量高开低走的主要原因。
也正因为有了第一代的“经验教训”,广本在开发第二代的时候,路子就明显更加“对路”了。
例如外观设计,没多费事儿,直接采用“业内通行做法”——缩小版的雅阁,如同竞品“缩小版的帕萨特”一样。
车内,大家都知道这类车后排空间重要。凌派的设计者更是“把事情做绝了”——后排腿部空间大到“过分”的程度。
而且凌派的设计师在后排还挺花心思,比如那个“直观感觉贼好”的后排折叠式小桌板。
细节上,凌派也是非常“本土化”的。例如它内饰的软包很到位。主打车型的配置,也给得比较足(主要是ADAS),车机的功能和界面,也都设计得比较用心。
很显然,这样的产品在中国市场、特别是在二三线市场,绝对是有市场的。
凌派其实应该卖得更好
虽然我们在年考成绩上给了凌派“优”的评价,但从市场横向比较的角度看,我们却认为,以它的“卖相”,表现完全可以“更好一些”。
凌派的准确定位是“纯家用A级车”,这一点区别于“正宗本田A级车”的思域。市面上与凌派产品属性重叠的车不仅很多,而且是“神车云集”——朗逸/宝来、轩逸、卡罗拉/雷凌、英朗等等。
先看看这些“神车”们的销量吧!
2019年,朗逸/宝来卖了52.63/33.35万辆,轩逸卖了46.26万辆、卡罗拉/雷凌卖了34.88/24.39万辆。就连同样三缸的英朗,也卖了27.92万辆。这几款车加起来,总量就能轻松过200万辆。
凌派的销量虽然是历史最好成绩,但显然和这些“一线主力”还有差距。
当然,想当“一线主力”也不是那么容易的。市场上被边缘化的“纯家用A级车”同样不在少数。凌派虽比上不足,但比下还是绰绰有余的。
那么影响凌派跻身一线主力的原因在哪儿呢?
一方面,我们可以归结为本田的品牌特色——“纯家用A级车”,这并不是本田所擅长的。它擅长的、或者说它的品牌优势,其实是体现为“秒天秒地”的思域和“超跑”GK5之类。
也就是说,那些纯家用A级车的潜在用户,首先想到的仍会是大众、丰田、日产,然后才会想到本田。只有那些年轻的、运动的潜在用户,虽然会先想到本田,但他们首选的却会是思域。这就让凌派在品牌层面“稍显尴尬”。
另一方面,凌派自身,作为一款“纯家用A级车”,很多细节仍不如一线竞品做得讨巧。例如前面提到的噪音。
不过由此也让凌派有了一个重要看点:混动版。
本田的i-MMD大家都见识过。这东西不光是省油,关键是动态表现电驱化。也就是能够明显改善中低速工况下的噪音和震动。
当然,发动机也变成1.5L四缸,可以解决一些人的“三缸困扰”。
那么理论上,我们是否可以想象凌派混动会有类似、至少接近于卡罗拉混动或雷凌混动的市场效果呢?如果是的话,对凌派销量的增量效应还真不可小觑了。
从纵向的角度看,第二代凌派上市一年的表现是令人满意的——它的市场竞争力,确实远远超过了第一代凌派。
然而从它表现出的产品属性,与市面上的主流竞品横向比较的话,它完全应该能表现得更好。而之所以“没有”,除了本田品牌在纯家用领域还不是那么“爆”以外,与凌派在一些细节表现上还是不如对手那么到位有关。当然,全系只有1.0T三缸发动机可选也是重要原因。
这就让我们对于凌派混动版有了更多的期待——包括消费者购买层面,以及市场表现的预期层面。
这一年中,很多人期待能有配备1.5L自吸发动机的凌派上市。以卡叔看,这确实不算“馊主意”。本田的这台1.5L发动机竞争力明显超过市面上的1.5L,而且也很配凌派。真推出的话,其市场效果很可能超过现在的三缸1.0T。只是一来确实没这方面消息,二来从过往本田的风格看,这么“开倒车”的可能性也不大。所以,也就别多想了……
文章推荐
探索沃尔沃XC60:豪华SUV中的安全典范 传祺gs4雾灯在哪开 传祺gs4倒车灯型号 比亚迪元用什么机油好 gs4空调滤芯怎么换 gs4自动空调怎么用 传祺gs4水箱在哪里 广汽gs4传祺换车门 传祺gs4仪表盘图标 传祺gs4雨刷怎么用最新文章
探索沃尔沃XC60:豪华SUV中的安全典范 传祺gs4雾灯在哪开 传祺gs4倒车灯型号 比亚迪元用什么机油好 gs4空调滤芯怎么换 gs4自动空调怎么用 传祺gs4水箱在哪里 广汽gs4传祺换车门 传祺gs4仪表盘图标 传祺gs4雨刷怎么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