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月13日,中国乘用车联合会发布了2020年1月份全国乘用车市场销量表现。不太出人意料,2020年的第一个月车市并没有“开门红”的迹象,反而创下了两个“最低”——零售共计169.9万辆,同比19年1月下降21.5%,这是自05年乘联会零售统计以来的最低增速;1月环比19年12月零售下降20.8%,同样创历年最低。
![]()
其中轿车综合销量超81.8万辆,环比下跌19.7%,同比下跌23.7%;SUV综合销量为78万辆,环比下跌21.6%,同比下跌17.1%;MPV综合销量为10.1万辆,环比下跌23.4%,同比下跌33.1%;新能源乘用车批发销量4.5万辆,同比下降51.3%,环比下降67%。
四大细分市场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滑,其中新能源市场最为严重,其次是SUV市场。
![]()
目前已有部分品牌公布了自己的1月份销量,我们先来看两个数据:长城汽车1月份销量为8万辆,同比下滑28.2%。吉利汽车1月份总销量约为11.18万辆,较去年同期减少约29%。要知道长城和吉利近几年分别把持着自主品牌销量冠亚军的位置,它们如今低于市场平均水平的表现,凸显出自主品牌面临着较大的压力。
![]()
而近两年一直比较强势的日系合资品牌,在1月份同样出现销量下滑。2019年同比增幅达到9%的丰田,1月在华销量跌至14.53万辆,同比下滑1.2%;2019年销量基本与前一年持平的日产汽车,1月在华销量为11.8万辆,同比下滑11.8%。此外,之前销量一直下滑的马自达,1月的销量为2.1万辆,同比下滑8.23%。尽管相对而言,这几个日系品牌的销量情况,要好于市场整体水平,但也没能做到“逆势上扬”。
![]()
不过在下行压力如此大的背景下,一些“抗寒”能力强的产品也逐渐浮出水面,就拿下滑最为惨烈的新能源车型来说,作为“后起之秀”的广汽新能源1月份共售出超过3003辆新车,同比猛增53%。其中,Aion S的上牌数量达到2362辆,排名纯电动车第二。
![]()
而排名第一的纯电动车,并不是我们的造车新势力,而是特斯拉Model 3,它也和Aion S一起成为榜单上唯二上牌数量超过两千的车型。考虑到国产Model 3尚未大规模交付,想必随着特斯拉上海工厂逐渐复工复产,Model 3的交付量将可以迎来一轮激增。
就像擎哥在开头说的,1月车市销量下滑实属意料之中,有分析指出是疫情带来了较大的负面影响,但在我看来疫情却并不应该背这个锅。本次疫情导致全国范围内采取严格防控措施的时间节点已经临近春节假期,对1月份有效售车时间并未造成太大影响。
![]()
事实上,1月车市销量同比下滑,主要原因之一应该是春节因素的影响,导致有效售车时间减少。与2019年1月相比,今年1月由于遇上春节假期而减少了5个工作日,且受春节回乡返城高峰影响,4s店客流下降,市场需求减少。
此外,每年年底一些车企都会加大营销力度,通过促销等手段换取销量的提升,从而使全年业绩更好看一些,这样的做法就导致本应属于1月的市场需求被提前透支。因此综合来看,疫情真正的影响可能会出现在2月份。
![]()
在疫情发生后,中汽协会第一时间在行业开展了疫情影响调研,根据目前受访的300多家整车和零部件企业反馈的信息综合分析表明,本次疫情对中国经济的短期影响大于2003年的非典,对于本来处于调整期的汽车行业影响更大。
目前来看,汽车市场购车需求和消费能力短期内明显下降。同时,受疫情影响,全国各地均出台了延迟复工的通知。据中汽协会对超过300家整车、零部件企业的调查统计表明,延迟复工导致企业较往年平均少开工7-11天,多数地区还要求人员返回工作地后居家观察,进一步推迟复工节奏,造成企业生产力不足,影响产品制造。
根据钟南山院士的预测,疫情峰值将在2月下旬出现,并有可能在4月左右结束。基于此,疫情对车市的影响将主要集中在第一季度,国内车市短期内将承受较大的压力。
不过好在疫情对汽车行业的影响将抑制部分购车需求,待疫情结束后,这一部分需求将会得以释放,汽车市场将出现一个明显的回升过程,弥补受疫情影响的销量损失。
因此总体来看,2020年车市全年将呈现前低后高的走势,即使整体下行仍将持续,但降幅不会比2019年有所扩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