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舒睿
图|网络
近日,上汽通用将重拾四缸发动机的消息,将争论了许久的三缸机话题,再次推上风口浪尖。事实上,上汽通用只是准备用1.5L四缸发动机,换上原来的1.0T三缸发动机,而1.3T三缸暂时并不会被换掉。并且,目前涉及到的只是别克英朗和雪佛兰克鲁泽两款车型。
![]()
无独有偶,还有吉利缤越也将用1.4T四缸换掉1.0T三缸。尽管目前还不能说三缸发动机就此凉了,但是这些强推三缸机的企业,开始将部分三缸车型换成四缸,明显是在向市场妥协,因为从目前消费者的态度看,三缸确实很难成为主流,换四缸就是为拉一些销量。
▓ 强推三缸机受挫
这几年,由于排放标准越来越严苛,很多企业都在尝试三缸发动机,比如通用、福特、本田、宝马、标致雪铁龙,以及自主品牌的吉利、上汽等。
当然,多数企业还只是进行市场试探,比如本田的主力仍是1.5T四缸,而1.0T三缸只是用在低价车型上,比如东本低配的思域和广本凌派等。吉利也是,虽然在力推1.0T和1.5T的三缸,但同时也有1.4T四缸可以选,比如帝豪系列主推的就是1.4T四缸车型,全系三缸只是个别新车型,例如缤越,所以基本没影响整体的销量。
![]()
而推广力度最大的是美系车通用和福特,这两个品牌是直接在主力车型上强推,并且不留后路,三缸机强行落地。比如:通用的主力车型英朗就只有1.0T和1.3T两款三缸发动机,而福特的当家花旦福克斯上也只有1.5L和1.5T两款三缸发动机。
而三缸机对中国消费者来说,早就成了低端的代名词,这是当年夏利、奥拓、QQ等车型留下的“负资产”,尤其是“致命的抖动”,更是让人心有余悸。坦率地说,现在的三缸机,通过新材料的应用,最先进的直喷和涡轮增压技术,以及NVH的优化等,实际体验并不差。当然,相对于四缸机,三缸机在平衡性上确实有先天不足,所以只要市面上有四缸机可选,三缸机就很难有竞争力。
![]()
这两年,强推三缸的通用福特销量大幅下滑,2019年长安福特销量腰斩,只有18万辆,而上汽通用2019年虽然仍有146万辆的销量,但是比2018年的200万同样大幅下滑。要知道,上海通用以前可是和南北大众并驾齐驱的,别克英朗也曾是“家轿王”,现在则严重掉队了,与其强推三缸有直接关系。
▓ 四缸也能降排放
那么,通用和福特为什么强推三缸发动机呢?主要是在排放标准越来越严苛的背景下,业内有一种思想认为,发动机缸内燃烧效率已经很难再提升了,如果是四缸机很难达标,而三缸则相对简单得多。是把功夫下在减少四缸机的排放上,还是提高三缸机使用体验上,通用和福特都选择了后者,目前看通用和福特确实把三缸机做得很出色。
![]()
但是,竞争对手们却并没有把三缸机做为重点,而是在压缩比、热效率等方面下功夫,以此提升发动机燃烧效率。比如:大众很快将力推最新的1.5T发动机,替代原来的1.4T,并且仍然是四缸。
还有日系的丰田、本田、马自达都继续以四缸为主,丰田和马自达甚至连涡轮增压都不用,坚持大排量自吸的策略,将热效率做到了40%以上,实现了节能减排。其实,通用自己也有闭缸技术,也能实现节能减排,消费者也容易接受,但是遗憾的是,通用准备把这个技术主要放在高端车上。
![]()
目前,通用的销量虽然不算太糟糕,比如别克英朗和雪佛兰克鲁泽这两款主力车型,差不多打到六七折了,虽然销量还算过得去,但是不仅已经无法与朗逸、轩逸这些老对手比肩,而且利润也大幅度下滑。本来用三缸是为了节约成本,但现在不但没有省钱,而且还卖不上价,前期研发的巨额投入无法摊薄,明显得不偿失。
▓ 新能源将是主流
还有一个重要的问题是,新能源汽车发展速度越来越快,一方面政府在强推,基础设施也逐渐健全,另一方面新能源车企也在不断进步,甚至传统车企也在努力向新能源靠拢,奔驰、宝马和奥迪都在推电动车,大众也在提速,就是保守的日系也在积极参与。
![]()
虽然说电动车的普及仍需要时间,但是这个过渡期,除了燃油发动机自身的技术进步,还有混动这个大招。比如日系力推的弱混,现在已逐渐被消费者接受,在销量中占比越来越大,而德系主推的48V轻混,也开始成为燃油车节能减排的大杀器,更何况还有插电混动这种简单粗暴的过渡方案,所以说三缸发动机并不是必选项。
在中国市场,2019年新能源汽车销量为120万辆左右,尽管补贴下滑后增长乏力,但是政府实现能源转换的方向没有变,按计划到2025年新能源汽车将占到25%,在这个背景下,在燃油车领域死磕三缸这种消费者不待见的技术,就显得不合时宜了。可以说,目前三缸发动机只能是市场的补充,没有成为主流的潜质。
▓ 总结
从通用准备用成熟的L2B 1.5L四缸发动机换下1.0T三缸,可以看出开始向市场妥协,虽然这个发动机只有113马力,不如1.0T的125马力,但是作为家用并没问题。况且,本来英朗的1.0T卖得也不如1.3T,用上1.5L四缸不会失去固有客户,还会增加新客户。对于企业来说,这种成熟的自吸发动机成本更低,也可以把车价降下来,同时还能保证利润,何乐而不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