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名还算认真负责的汽车媒体人(严肃脸),最头疼的问题,是被人问到某某车哪个版本最值。因为即使是了解提问者的需求和喜好,研究那厚厚的配置单也着实费神,更关键的是,在这之后你还得弄清楚哪些版本并不真的在售(或者需要订车等待),哪些版本优惠更大等一系列问题,并进行反复的对比。
![]()
媒体人尚且如此,准车主们面对这个问题的时候就更加纠结了。正是这种繁琐,笔者在今年广州车展看到起亚全新一代傲跑(KX3)上市之后,其入门版到顶配仅1.7万差价(10.88-12.58万),车型也不多不少正好4款的呈现,一种贴心的感觉油然而生。那么今天,就着这起亚全新傲跑,我们来聊聊汽车配置单上的那点事。
![]()
诚然,多一个版本,就多了一个选择,但为什么越来越多的准车主甚至是媒体人都开始讨厌这种“版本多、价格跨度大”的车型呢。因为就像开头所说,但凡是那些价格跨度大,版本很多的车型,多半是在玩套路而不是真的选择很多。而在几年前,一款车公布价格之后,便会给消费者留下性价比高低的第一印象;可逐渐的,人们发现,那些价格门槛很低的,要么低配的配置没法看,要么直接没得买,真正有吸引力的版本并不会太便宜,这种套路也让人浪费了不少表情。
![]()
到了如今,大多数人看到上市价格之后却并不忙于下结论了,都是瞧完了配置表再说,这几年见过的套路,已经把不少眼尖的消费者锻炼出来了。譬如自主某小型SUV卖一个五万多的起步价,大家都知道这多半是小排量自吸加手动,而且配置也一干二净的版本,想买个自动挡还是得多花一两万;当然了,像全新傲跑这样干脆利落的车型如今也越来越多了,譬如某合资A级轿车卖一个接近12万的起步价,但看完入门版的配置单之后,涡轮+自动再加各种科技配置,即使不怎么优惠你也觉得很香。
![]()
于是,对于那些套路不断的车型,如今的车主习惯性的拿出了一副屯钱等优惠的姿态,“早买早享受”早被丢到了九霄云后,毕竟,如今第一次买车的纯小白越来越少,而当换购人群成为购车主力之后,除了一些不想等优惠就下单的土豪和铁粉,厂商们很难在套路中获益了。但对于那些更加诚恳的厂家,反而更加容易获得认可,比如换代后的全新卡罗拉(其实就是前面所说的某合资A级车),不再玩套路的配置价格,让它在几乎不优惠的前提下就以近4万台的销量直逼早已价格失守的朗逸。所以说如今再到配置和价格上做过多的文章,已经不合时宜,坦诚相待才能更好的营销产品。
![]()
而对于开头提到的起亚全新傲跑(KX3),且不论它本身的产品力如何,光是10.88-12.58万元的售价区间就很容易让人获得好感。在只提供一种动力选择的前提下,高低配差价仅1.7万,提供4种选择的策略,对于一款合资小型SUV显然是恰到好处的,因为对于任何一款以家用为主打的车型,手动挡几乎没有存在的意义;同时,如果没有动力的差别,配置对价格拉开的差距保持在20%以内也是消费者最容易接受的范围。
![]()
比如,对于一款十万起的合资小型SUV,零零总总的配置加起来价值就是在2万元上下,在起亚全新傲跑上,其顶配比入门版多出的前排侧气囊、前后排头部气帘、主动刹车、车道保持辅助、360度全景影像、无钥匙进入和启动、10.25寸中控大屏、自适应大灯、车内氛围灯、自动空调等装备,1.7万元的差价的确是很合理,甚至很超值的。而对于不那么在意配置的用户,其带有10.25中控屏等必备装备的次低配也完全满足够用。
![]()
这样的呈现,显然更好的展现了厂家的诚意。而从用户的角度来讲,如今对于配置的关注一般分两种,其中主要在意驾驶和家用的用户,并不会在配置方面过多纠结;而追求配置的消费者,其实主要在意的也就是那些安全、舒适性配置。相应的,起亚全新傲跑把他们做出了清晰的划分,甚至因为高配车型合理的差价,它的高配版本也表现出了更强的吸引力。
![]()
小结:对于汽车的定价和配置,看似是性价比的事情,其实也可以把它理解成是一种售前的服务,这种服务有没有做好,也直接影响着一款车的好感度和销量。而至于怎么把这项服务做好,诚意当然就是关键了,且不说一定要高配低价,去掉各种没什么购买价值的高、低配车型,精准了解客户喜好并制定车型选择,就能让消费者的好感倍增。那么对于汽车配置和起亚全新傲跑呈现的简洁明了,你们怎么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