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去年流拍后,奇瑞重新启动增资扩股项目。
9月2日,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奇瑞股份”)及其母公司奇瑞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下称“奇瑞控股”)在长江交易所发布增资扩股预公告,双方拟引入同一投资方,参与奇瑞的增资扩股项目。
作为国企“混改”,奇瑞对投资方依旧有着严格的要求,在其预公告投资方资格条件一栏中有着清晰注明,如外资和整车企业等均不符合条件。而引入同一投资方,业内人士认为这是为了避免奇瑞股权分散,有利于以后的整体上市。
具体实施方面,据预公告显示,引入的投资方需以现金出资,认购奇瑞控股19.21亿余元新增注册资本,认购奇瑞股份近10.13亿股新增股份。其中,奇瑞控股的拟增资底价为75.3387亿元,对应持股比例为30.99%;奇瑞股份的拟增资底价为68.1572亿元,对应持股比例为18.5185%。而在奇瑞同一投资方的要求下,新投资方增资的规模最低需达到143.5亿元,相比去年下调了18.9亿元。
据了解,去年9月,奇瑞进行首次增资扩股时,奇瑞控股拟增资底价为83.3亿元,对应持股比例为31.4419%;奇瑞股份拟增资底价为79.1亿元,对应持股比例为18.5185%。新投资方合计最低需增资162.4亿元。而去年,在经历多次延期后,该次增资扩股项目最终流拍。
此次重启增资扩股,奇瑞方面表示,是用于偿还奇瑞股份的负债,以及两家公司现有业务、新业务的发展和日常经营。据奇瑞最新一期财务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奇瑞控股营收104.2亿元,净利润-1.56亿元,资产总额904.2亿元,负债总额685.1亿元;奇瑞股份营收131.2亿元,净利润-13.7亿元,资产总额830.8亿元,负债总额622.9亿元。
值得注意的是,如果此次增资扩股成功,奇瑞控股的第一大股东将发生变化。据预公告显示,目前芜湖建投、瑞创投资、华泰资管三家分别持有奇瑞控股40.1084%、37.0231%、22.8685%的股份。增资扩股完成后,股权结构将变成新投资方、芜湖建投、瑞创投资、华泰资管分别持股30.99%、27.88%、25.55%、15.78%。作为子公司,奇瑞股份的第一大股东虽然依旧是奇瑞控股,但随着奇瑞控股的大股东发生改变,其实际大股东也有所变化。奇瑞表示,增资扩股完成后,奇瑞控股和奇瑞股份可能发生改制。
需要指出的是,大股东的变化并不意味着奇瑞经营的决策权将“易主”。在去年奇瑞挂牌启动增资扩股时,就有分析明确指出,新投资方入股奇瑞只是财务性投资,对奇瑞原有经营决策权影响并不大,“芜湖系”仍占据主导地位。而这,也被业内猜测为奇瑞增资扩股项目流拍的重要原因之一。
对于此次奇瑞增资扩股,有业内人士表示,国有企业改革是整体趋势,像一汽集团整体退出零部件公司,将一汽轿车主营业务更换为商用车,一汽夏利引入博骏合资;长安汽车旗下江铃控股引入爱驰,实现三方合资等。奇瑞作为芜湖地方国企,也是改革的重点对象,引入新的投资方,可使其获得资金,也利于机制的灵活。不过,在与上一轮要求几乎一样的条件下,奇瑞此次能否成功实现增资扩股,仍很难说。
自2018年下半年以来,中国汽车行业持续低迷,汽车相关上市公司的市值均有所降低,这也是奇瑞下调增资底价的重要原因。而在市场较为低迷的形势下,奇瑞控股今年整体市场表现较为稳健。据奇瑞控股公布的8月销量数据显示,今年1-8月份,奇瑞控股累计实现汽车销售43.8万辆,其中自主车型销量同比增长5.9%,旗下瑞虎8、捷途序列月销可达万辆以上。对于奇瑞增资扩股来说,这或许是一个利好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