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每只股票后面都是一家公司,你得弄清楚这家公司到底是如何运营的。”
——彼得·林奇
作 者 | 范渊博
据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显示,7月24日,“蔚来汽车科技有限公司”成立,注册资金高达70亿元人民币。这是该公司法人兼董事长李斌参与的第190家公司,也是该公司总经理秦力洪参与的第51家公司。据不完全统计,与“蔚来或者NIO”相关的公司多达300家。作为“蔚来军团”的新成员,蔚来汽车科技有限公司与蔚来汽车到底是什么关系?壕掷70亿元人民币成立新的科技公司,这钱从哪儿来?如此大手笔,蔚来汽车意欲何为?与亦庄国投合作架构宣布仅2个月便成立新公司,是否与二者的合作有关?连年亏损、风波不断,新公司能否帮助蔚来汽车扭转当前局面?因上海选择特斯拉而被舍弃的蔚来,仓促之下进京赶考,又能否一帆风顺?留给蔚来的一系列问题,我们亟需答案。有人说,贾布斯(贾跃亭)的融资能力可谓是极强的,但是放到“造车梦”上不过是九牛一毛,如果想实现“为梦想发烧”那页PPT,“百亿”万万是不够的,“千亿”才能勉强成型。面对这样的现实,李斌同样意识到了问题,200亿这个造车门槛显然已经不能满足汽车制造的胃口了。所以,当“蔚来汽车”作为高频词汇站在流量的顶端时,它的背后是一家又一家公司在支撑。其中,最为知名的便是其位于上海的总部——上海蔚来汽车有限公司。该公司注册资金达到25亿美元,由NIO NEXTEV LIMITED全资持股。由于NIO NEXTEV LIMITED的关系,“蔚来汽车科技有限公司”与“上海蔚来汽车有限公司”关联在了一起。直白点讲,二者是“兄弟”。公开资料显示,NIO NEXTEV LIMITED和NIO USER ENTERPRISE LIMITED分别持有蔚来汽车科技有限公司85.71%和14.29%的股份,认缴金额分别为60亿元、10亿元。据悉,NIO NEXTEV LIMITED和NIO USER ENTERPRISE LIMITED分别是2015年和2017年成立于香港的私人股份有限公司。其中,NIO NEXTEV LIMITED还全资持股上海蔚来汽车有限公司,并持有上海蔚来融资租赁有限公司25%的股份;NIO USER ENTERPRISE LIMITED则持有上海蔚来汽车销售服务有限公司的100%股份。上海蔚来汽车销售服务有限公司,在全国各地投资成立销售服务公司,目前由其完全持股的公司已经有53家。此外,上海蔚来汽车有限公司同时持有4家与蔚来相关公司的股份,分别是上海蔚来融资租赁有限公司、上海蔚来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长安蔚来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广汽蔚来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这四家公司分别代表着不同业务层次,其中还包括与长安、广汽的合作。就是这众多的公司,构筑起“蔚来汽车”庞大的运营体系,虽然乍看上去有点儿乱,但却是“乱花渐欲迷人眼”,甚至能够进行资本运作。蔚来汽车科技有限公司,注册资金70亿元人民币,是蔚来体系中仅次于“上海蔚来汽车有限公司”的高投入。这笔资金85.71%来自NIO NEXTEV LIMITED,14.29%来自NIO USER ENTERPRISE LIMITED。新公司经营范围包括,新能源汽车整车及相关零部件的技术开发、技术服务、技术转让、技术咨询;汽车零部件的批发;货物进出口、代理进出口、技术进出口;销售汽车。其注册地址在北京市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笔者认为,这意味着蔚来汽车的“双总部”战略即将成型。最初在海外注册成立、后将总部设立在上海的蔚来,面对市占率庞大的上汽集团以及即将落户上海的特斯拉,多少显得有些弱小。而在北京地区,除了北汽集团,尚无强大的竞争对手,将总部北移或者说在上海、北京设立“双总部”,对于蔚来汽车是有好处的。今年5月28日,蔚来宣布与北京亦庄国投签订框架协议。根据此协议,蔚来将在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设立新的实体“蔚来中国”,并向“蔚来中国”注入特定的业务和资产,亦庄国投将通过其指定的投资公司或联合其他投资方对“蔚来中国”以现金方式出资人民币100亿元,以获取持有“蔚来中国”的非控股股东权益。然而,蔚来汽车科技有限公司,虽然将办公地址设立在北京经济开发区,投资方中却没有“亦庄国投”的参与,不知道亦庄国投的100亿资金是否到账?对于此,笔者猜测有两种可能性,一是蔚来为表诚意率先将“蔚来中国”计划落地执行了;二是蔚来与亦庄的合作黄了,引入新伙伴将“双总部”计划落地。目前来看,属于前者的可能性更大。据蔚来汽车发布一季度报显示,今年一季度其总营收为16.3亿元,上一季度为34.36亿元;净亏损26.236亿元,同比增长71.4%。汽车销售作为其主营业务,第一季度ES8的交付量达到3989辆,而2018年第四季度的交付量为7980辆。交强险数据显示,今年1-6月份,蔚来汽车销量仅为7651辆,远不及其在去年下半年交出的1万多辆汽车的成绩。
另一方面,蔚来汽车在资本市场表现也持续低迷,股票破发后在3美元上下徘徊,截至7月30日,蔚来股价报收3.38美元。 对于造车来说,人民币的单位必须从“亿”起算。蔚来汽车作为造车新势力的排头兵,4年IPO上市、9次融资、超过300亿元人民币的投入,然而终究抵不过连年亏损、业绩下滑、官司纠纷、接连起火,口碑一落千丈。面对如此艰难的境遇,蔚来汽车依然斥巨资在北京成立新公司,不得不称赞其勇气可嘉,当然,这也可能是蔚来在彰显其坚定的“造车信念”。对于国有资产投资,国家层面要求越来越严格,不管是从国有资产保值增值,还是投资风险,都做了明确规定,并且追责制度不再仅限于任期。虽然亦庄国投很希望在新能源汽车领域有所建树,也希望引进新势力中比较热的蔚来汽车,但是该公司背后是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政府,也就是说亦庄国投的属性是国家所有,即要对其行为负责。
目前,蔚来汽车财务状况并无明显好转迹象,如果想在北京建厂投产,将极大增加成本,远不如现在的代工模式成本低。
即使工厂建好,按照目前的汽车市场形势分析,蔚来汽车在新能源细分领域的市场竞争力已经远远不如想象中美好,这也是该公司希望退而求其次介入充电桩业务的原因之一。更何况,直到现在,蔚来汽车尚没有造车资质。其次,从财务角度分析,前文已经提及蔚来汽车的财务数据情况,虽不至于用糟糕来形容,也不见得有多好。以其目标对象特斯拉为例,今年二季度乃至上半年均出现巨额亏损,十几年来,马斯克期望的可持续性盈利又一次化为泡影。特斯拉已经花了十几年的时间去试验,那么,蔚来又会用多少年呢?第三,比蔚来汽车更加财大气粗,具有生态模式整合资源优势的房地产、金融等领域企业纷纷进入汽车圈,数千亿投资已经让蔚来汽车“相形见绌”。第四,丰田汽车、通用汽车、宝马汽车等外资传统企业纷纷加大在电动车领域的投入,深化产品布局,不久的将来,他们将会成为挤压蔚来汽车生存空间的强大对手。第五,蔚来汽车不断爆出的产品质量问题,“代工模式”将在接下来不断被拷问。这一点从其销量表显能窥见一二。![]()
文字为【汽车K线】原创,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号文章,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必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