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车以后 做工用料测试】起亚K3早些年也算是品牌里销量不错的车型,当时凭借着时尚的外形吸引了不少年轻消费者的青睐。不过受到自主品牌的冲击和品牌力的减弱,旧款车型逐渐失去了竞争力。K3在今年5月份推出了新一代的车型,外观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那么在做工用料上是否有提升还是要实测一下。
钣金间隙的大小以及均匀程度,是评价一款车做工优劣的重要参考依据之一,越小、越均匀的钣金间隙,则是制造工艺越好的表现。在测量钣金间隙时,我们选取了车辆的机舱盖与尾厢盖左右两边均匀分布的三处位置为测量点。
经过测量,起亚K3的车身平均间隙达到了4mm,这个表现比较一般,与同级车型差距不大。缺点在于尾厢的缝隙差值有点大,装配工艺还有很大提升空间。
漆面厚度也是大家比较关心的一个问题,如果车漆太薄,可能轻微的剐蹭就会露底漆,车子的耐腐蚀性就会变差。一般来说漆面越厚,漆膜层越丰富,它的防腐蚀、防刮擦的能力会更好。下面我们将通过漆膜仪来测量一下它的漆面厚度如何。
漆膜厚度我们选取的测量部位有:车头盖、左右翼子板、左右前门、左右后门、尾门。每个部位平均选取4个测量点,统计得出平均值与最大差值。
漆膜厚度方面,起亚K3表现符合同价位车型水平,实测平均厚度为117μm。并且车身漆面的喷涂工艺也较为成熟,最大与最小的漆面厚度差值为14μm。
车身用料的考察点,主要是看其使用的车身材料(是钢还是铝)、工艺手段(是点焊还是激光焊)等,这部分表现将保证车辆的隔音、驾乘质感等整体品质。通过关注这些大家平时不怎么留意的地方,来检验一下起亚K3的品质够不够好。
车身用料方面,起亚K3的表现符合它的价位,车身结构采用钢制材料,车顶的焊接方式是点焊,冲压铰链、隔音棉这些也都有配备。不过车门框采用了一体式的设计让人有些意外,因为多数日韩系车都是采用拼接的车门框。
K3车厢内的中控用料基本都是采用软质搪塑材料,比起很多同级车型的硬塑料手感要好一些。考虑到10万左右的价位,已算是不错。全黑的内饰虽说符合其运动外观,但少了一些撞色的点缀,看久了有些压抑。
在安全设计环节,主要是考察一些容易被忽视的安全方面的设计,而诸如ESP车身稳定系统等等这些安全配置,K3都是有的。而我们要看的,是下面这些东西:
K3的安全设计也较为全面,四门车窗均配备一键升降且支持防夹,但是后排的防夹反馈比较弱。后排对乘客的保护也到位了,中间座位配有头枕,低配车型前排配有两个气囊,高配车型配有侧气帘和头部气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