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北上广深”的消费者买个车有多难?
北京,中签比例达2462比1,再创历史新高;上海,车牌拍卖最低成交价89700元,中标率5.6%;广州,30人争一个购车指标;深圳,车牌平均成交价为71301元.......
总之,无论是摇号还是竞拍,北上广深居民想要获得车牌的路途都十分艰难。
不过,这一现状即将改变,至少对于广州和深圳的消费者来说,确实如此。
6月2日,广州和深圳发布新政,将放宽汽车摇号和竞拍指标。
首先,深圳市交通运输局官网率先发布消息:深圳市决定调整2019年至2020年小汽车调控增量指标配置额度。具体内容为——
自2019年6月起,在原定每年普通小汽车增量指标配置额度为8万个的调控目标基础上,2019年至2020年每年增加投放普通小汽车增量指标4万个(个人指标占88%,企业指标占12%)。
其中,1万个采取摇号方式配置,3万个采取竞价方式配置。2019年增加的4万个指标按月平均分配到2019年6-12月,2020年增加的4万个指标按月平均分配到全年12个月。
此外,新增小汽车指标必须符合国VI标准。
上述内容意味着,2019年和2020年,深圳将有12万(原有8万+新投放4万)新增小轿车车牌,直接提振汽车消费。
紧接着,广州市交通运输局也发布了增加中小客车增量指标配置额度的消息。
广州市交通运输局称,2019年6月至2020年12月,增加10万个中小客车增量指标额度,增加的额度原则上按1:1比例分别配置普通车竞价指标和节能车摇号指标,由指标管理机构按月组织实施。每月增加的额度,指标管理机构可以根据指标配置实施情况适当调整。
其中,单位指标和个人指标的配置比例与现行调控政策单位和个人增量指标配置比例一致,即单位和个人分别占增加配置额度的10%、90%。
按照两地的调控增量指标配置额度,2019年将合共带来8万辆的增量规模,2020年将带来10万辆的增量规模。而2019年至2020年,两地将直接带来18万辆的汽车消费增量规模。从分配数量上看,竞价车11万辆,节能车5万辆,摇号车2万辆。
“广深”为什么要放宽限购?
关于此次广州和深圳率先放宽限购政策,业内专家认为:其背后的根本原因是为了减少消费者的购车阻碍,提振当地车市销量,最终带动经济增长。
事实上,“消费”一直以来,是拉动经济增长的最主要引擎之一,也是中国经济增长的“稳定器”。其中,汽车消费更是居民家庭消费的大头。以2018年为例,全国汽车类零售额达38948亿元,超过整个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10%。
然而,当下国内车市表现并不如意。在过去的2018年,国内汽车销量为2808.06万辆,同比下降2.76%,经历28年来的首次负增长。而进入2019年后,车市整体行情并没有改善,甚至车市销量下滑进一步加剧。据中汽协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1-4月我国汽车产销分别完成838.9万辆和835.3万辆,产销量比上年同期分别下降11%和12.1%,
即使作为汽车销量位居全国第一的省份,广东省也顶不住汽车市场在“寒冬时节”的压力。从销售数据来看,2019年1-4月广东省狭义乘用车销量达到655,840辆,同比下跌2.8%,占据全国汽车销量份额的10.2%。
对此,专家分析,这一现象与汽车限购政策有一定关系。尽管汽车限购政策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城市交通压力,但也有不容忽视的负面效应——“压制了汽车消费意愿”。
不同于三四线城市消费者资金大部分被购房所挤压,而广州,深圳等一线城市消费者,因为普遍房价昂贵,并且购房门槛极高,并没有太多购房意愿。但是作为经济发达地区,广州和深圳居民收入水平较高,有能力有意愿购车却却并不少,只是苦于政策限制。
以广州市举例,自2012年开始实施限购政策后,广州市的汽车保有量一直保持在当年规模,每年新增汽车指标保持在十几万辆左右,但交通拥堵问题一直未解决,反而是外地车牌数量和共享出行车辆增多。
因此,相对放宽购车政策,对于发展遇冷的汽车市场而言,不仅能够起到直接的拉动作用,对于广州和深圳的经济而言,也是一剂重要的强心药。
其他限购城市是否将持续跟进?
广州、深圳放开限购之后,无疑起到了一个非常好的示范带头作用。因此,这也不免让人好奇,其他限购是否将持续跟进呢?
目前国内实行限购的有北京、上海、天津、广州、深圳、杭州、成都、贵阳8个城市和海南省。但有业内人士认为,北京,上海跟进的可能性不大。
首先,北京是全国第一个实施汽车限购政策的城市,而且实施的是较为严厉的摇号措施,显示了北京控制机动车增长过快的决心。据了解,北京2019年小客车指标共10万个,其中燃油车指标4万个,新能源指标6万个。截至今年5月,北京参与燃油车摇号的有322万人,排队等待新能源车指标的达到44万人。所以,再结合北京机动车保有量较大与城市道路拥堵较为严重等情况来看,北京放宽汽车限购尚无一丝迹象可循。
其次,上海汽车限购政策则采取了竞拍的经济手段,显示了上海城市管理者的市场化思路。当前,上海汽车牌照拍卖价格在9万元左右,被网友调侃为“天价铁皮”。所以,上海放宽限购政策的空间同样较小。
相较之下,其他城市包括杭州、天津、贵阳以及海南省等地,相对来说人均机动车保有量仍有很大提升空间,放宽政策的余地较大。而如果未来像杭州、天津等传统车消费上受到限制的限购城市能够跟进,同样会带来汽车消费的促进作用。对此,有分析机构和企业高层认为,若将当前一二线限购城市的需求释放,中国汽车年销量将增加200万辆左右,这对于当地车市而言是积极利好的。
乘联会秘书长崔东树表示:“此次广东松绑限购的促进消费政策很有意义,希望其它限购城市也能顺应国家政策指引,逐步对汽车松绑限购,促进居民消费,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增长。”
不过,我们需要注意的是,国内汽车保有量基数已经很高,年销量基数也很高。如此高的基数,国内车市很难出现大幅增长,因此能缓和当下车市下滑的大环境就已经相当不错了。
促销政策还将密集推进
车市低迷、汽车消费放缓已经成为拉低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重要因素。而放宽汽车限购,扩大汽车消费,将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汽车供需矛盾,对于国内车市去库存、稳消费、止跌回稳都能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因此,可以看到今年以来,国家及地方层面都密集推出促进消费政策。
首先,2019年初,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信部、财政部等十部委联合印发《进一步优化供给推动消费平稳增长促进形成强大国内市场的实施方案(2019年)》,将“促进农村汽车更新换代”等六项举措推向市场,也就是“汽车下乡”政策。尽管与十年前的汽车下乡背景不同,但也促发了如大众、吉利、长城等诸多车企的“优惠”风潮。
此外,今年4月1日,制造业增值税率降低政策启动,汽车行业增值税下降3个百分点,车企开启了新一轮的降价升级。而在新能源方面,虽然当下新能源补贴政策进一步收紧,但是各地区政府仍然推出了不少利好政策。比如,河北将制定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三年计划,落实新能源汽车购置税优惠政策;上海将对购买新能源车的用户在办理流程等方面提供便利,落实新能源汽车充电设施配建标准等。而海南省更是喊出了2030年前,全岛全面覆盖清洁能源汽车的口号。
不仅如此,诸如二手车出口政策的落地,皮卡解禁等等,这些促销政策无不将继续扩大汽车消费,利好整车市场表现。而随着这些促销政策的密集推进,对于今年的车市表现,我们理应报以积极的态度。让我们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