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部分针对新能源车优化的新款轮胎,都带有静音棉。事实上很多新能源车用户都接触和使用过这种轮胎。这两三年下来,我们听到市场上,大家最关注的话题主要集中在“补胎是否存在困难”以及“棉花是否容易脱落”。前一个问题我们曾有详细介绍,今天我们讲讲后一个问题。
高速滚动的轮胎,静音棉脱落后,理论上讲,会带来一些动平衡的问题。虽然棉花本身重量轻如鸿毛,虽然理论上说,动平衡误差小于5克时,大多数人很难察觉到。但毕竟对震动特别敏感的人来说,依然是可察觉的。这就好比,大多数人听不到20Hz以下的低音信号,但少数人能感觉到最低16Hz的低频。
所以各家轮胎企业也都在研究改善静音棉粘贴牢靠性的问题。这也是我们所关注的话题。为此近期我们安排了一次小实验。我们对比测试了某欧洲进口品牌的高端静音棉轮胎,以及雷神静悦轮胎。刚好也算是借着小实验,大致了解一下国产轮胎和国外头部企业的技术差距。
今日份小实验:
徒手撕静音棉
这次小实验,真的很“小”。我们将它命名为——徒手撕静音棉。顾名思义,就是我们直接徒手用力撕扯轮胎上的静音棉,试图将它撕下来。然后对比2款不同轮胎,静音棉撕扯过程的所有不同,真实记录下来。
撕扯力对比:
某欧洲知名品牌轮胎:
徒手撕扯静音棉并不能用轻松来描述,但也谈不上太费力。基本上五指并拢抓紧静音棉后,就能够将棉从轮胎内壁上撕脱。
雷神静悦Pro轮胎:
徒手撕扯静音棉是费力的。需要更大力气才能将棉从轮胎上撕扯下来。
静音棉与胎体分离的情况对比:
某欧洲知名品牌轮胎:
棉花和橡胶层的分离较为干脆利落,撕扯过后,轮胎内壁的光滑橡胶表面清晰可见。
雷神静悦Pro轮胎:
撕扯过程中,静音棉本身被撕裂,导致即使用全力,努力撕扯过后,轮胎内壁的橡胶层上,依然遗留了一层薄薄的静音棉。这说明这款轮胎,静音棉和橡胶表层的粘接牢固程度,高于静音棉本身的物理强度(你可以理解为:连接2个钢铁零件的螺栓,强度居然比零件本身更高)。
撕棉后观察到的残胶现象:
某欧洲知名品牌轮胎:
棉花和橡胶层的分离后,在轮胎内壁上,留下了用于粘贴静音棉的残胶。从残胶形状看,显然,是典型的不干胶痕迹(类似我们平时办公用到的双面胶)。静音棉通过一共4条不干胶与轮胎橡胶内壁粘接。所以属于典型的“非满贴粘接”,粘接面积很小,因此容易撕开)。
雷神静悦Pro轮胎:
因为上面说过,在撕扯过程中,静音棉本身被撕裂,导致轮胎内壁的橡胶层上,遗留了一层薄薄的静音棉。但我们用灯光照射这层残余的薄棉,可以清晰的确认,这款胎的静音棉采用“满贴粘接”方式,即静音棉上涂满胶水后,粘到轮胎橡胶上。这也解释了为何它的粘接如此牢固的原因。
国产品牌完胜洋品牌
始料未及!
后来我们分析,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结果,应该和这款轮胎的工艺分不开。激光烧蚀法处理橡胶表层的油脂和界面剂,确保不干胶和橡胶的稳妥接触,以及采用“满贴粘接”这样的”傻办法”确保粘接更牢靠。
小实验到这里就结束了。从结果看雷神静悦Pro轮胎,静音棉粘贴的牢靠程度,居然远比欧洲知名轮胎靠谱的多。这是我们一开始完全没想到的。这里我们自己也要反思和检讨!因为说实话,一开始我们自己都不信国产品牌能战胜洋品牌,甚至是完胜!看来我们自己的自信还得加强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