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上期知行君一口气讲了八代Familia的故事,错过的朋友可以戳这里回顾一下。
随着Familia/323正式退出,2003年后传宗接代的任务便落在Axela/Mazda 3的肩上。不过它在中国以及大部分地区都是以Mazda 3的名字示人,而下面知行君则带大家从第一代Mazda 3开始,再来了解一下它们的前世今生。
第一代Axela/Mazda 3(2003–2009)
世纪之交期间,马自达重新调整了自家的发展思路,在全新zoom zoom口号的引领下,旗下产品的运动味越发浓郁。而初代Mazda 3则基于福特全球C1平台开发而来,共享这个平台的车型还有福克斯和沃尔沃S40。
单从外形看,初代Mazda 3明显属于那种一眼情人的类型。刚毅而俊朗的前脸、紧凑的侧面、时尚的短尾,一上市便迎来了好评如潮。与运动化外观相呼应的还有它的内饰设计,这个氛围的营造当然少不了和自家转子旗舰同款的三炮筒水滴型仪表盘和三幅式方向盘,而贯穿中控的哑光饰条和撩人的红线点缀带来了视觉上的极度舒适。
车型方面,Mazda 3早期只提供五门两厢版,而五门三厢版为上市以后才增加的车款。除此之外,三门版和轿跑版都没有推出。按照当时的说法,马自达官方认为三厢版由于车尾相当短促的原因,已经接近于轿跑车的定位了。
至于前任没有高性能版的遗憾,在2006年日内瓦车展上发布Mazda 3 MPS得以弥补。初代高性能版以两厢车型为基础升级而来,短小精悍的特质更偏向欧式钢炮,下赛道和买菜两不误。
MPS=Mazda Performance Sedan,中文大意为“马自达高性能轿车”(根据市场的不同也叫Mazdaspeed 3或Mazdaspeed Axela)。对于性能版车型而言,动力输出是永远最值得关注的焦点。Mazda 3 MPS搭载了与老大哥Mazda 6 MPS相同的L3K9 2.3T涡轮增压发动机,虽然最大马力有轻微下调,但仍有高达260PS/380Nm的动力输出,百公里加速可在5.3秒内完成。
马自达摘掉Mazda 6上的4WD系统后为这款躁动小火箭减轻了不少负担,配上6MT后恐怕没两刷子技术也很难得心应手地驾驭它。与同时期仅有200PS出头的大众高尔夫GTI相比,Mazda 3 MPS的动力优势不言而喻,甚至具备跟更高级别的六缸R32单挑的实力。
来到普通版本上,Mazda 3则主打1.4L、1.5L、2.0L等三款汽油动力,还有1.6D、2.0D、2.2D三款柴油发动机供选择,对应5MT、6MT、4AT、5AT变速箱。2007年初代Mazda 3迎来中期改款,主要调整了前脸造型和轮毂样式增加镀铬车门把手等等,三年后被第二代Mazda3取代。
Mazda3在中国
2006年长安马自达引进Mazda 3进行国产,上市初期只提供2.0手动和2.0自动,无论是漂亮运动的外形还是150PS 的2.0发动机都很让人满意,但过高的售价(16.98-17.98万元)导致了叫好不叫座的尴尬场面。
为了挽回Mazda3开场失利的尴尬局面,一年后长安马自达推出两款售价为13.98-14.98万元的2.0低配车款来提高性价比,同年继续追加最大功率为107PS/146Nm的1.6L车款。十一万出头的指导价拉低了Mazda3的门槛,成为走量的主力车型。
而两厢版本则采用了整车进口的方式进入国内,1.6L和2.0L发动机的动力组合方面跟三厢版本保持一致。不过取消了手动版本并标配4AT变速器后,以当时的售价为13.98-16.98来看,堪称性价比最高的进口车之一。
2009年初代Mazda 3在海外停产准备换代时,国内的Mazda 3继续服役并推出大幅度降低售价的简配版“经典款”和“延长款”至2012年。
第二代Axela/Mazda3(2009–2014)
一代仅上市一年,二代Mazda 3的研发工作便紧锣密鼓地开展了。经过四年多的酝酿,二代Mazda 3那对柳叶大灯配合“微笑”的中网,观感上更具张力。随着进气格栅的下移,让整车的视觉重心更为低矮贴地,而侧面翼子板隆起的肌肉线条也是当时马自达的家族特征之一,与车头相呼应的尾部在上代运动的基础上修饰得更加动感。
内饰方面,中控造型也变了一圈。上代动感的三炮筒仪表盘改为简单明了的双炮式,中控台的顶端还放置了一个可以显示车辆综合信息的小屏幕,这个位置也考虑到驾驶员阅读的便利性。
可选车款和上代保持一致,只有两厢五门和三厢五门可选。海外市场还提供2.0L、2.2L柴油发动机,1.5L、1.6L、2.0L、2.3T、2.5L五款汽油发动机。钢炮版MPS依然继续提供,外观相比于普通版本仅存在细小差别,例如发动机盖顶端设计了一个有利于中冷器散热的开口外,还移植了RX8样式的18英寸轮毂以及加装车身包围等等。
也许在茫茫车海中稍不注意看,大家很容易把这个260多匹全部扎在前轮的哥斯拉忽略掉。要知道2.3T MZR增压直喷发动机继续服役,经过重新调教后动力比上代继续小幅增长了10%,最大马力可达267PS/380Nm。传动部分依旧为6MT手动变速箱负责,百公里加速缩短至6.1秒,最高时速被限制在250km/h。
自从2013年MSP停产后,一直处于被“断后”的状态。截止到去年十二月,马自达全球负责人Akira Marumoto接受采访时称,目前尚无基于新一代马自达3的MPS计划。
Mazda3二代在中国
2010年马自达先期引入一小批进口车款作为国产化的前奏曲,分别有1.6L 5MT/4AT和2.0L 6MT/5AT共四款车型,官方指导价为13.98-17.58万元。
在进口版得到一致的好评后,2011年8月国产版Mazda 3下线,官方定名为“星骋”。早期下线的统一为三箱版本,而两厢版则在同年的11月追加,动力系统的搭配和进口款保持一致,仍然为1.6L 5MT/4AT、2.0L 6MT/5AT。三厢版售价区间为11.28-15.38万元,两厢版的起售价和三厢保持一致,但2.0L旗舰版价格有所降低为14.98万元。
时间来到2014年,在第三代Axela昂克赛拉上市之际,星骋迎来了国内的最后一次小改款,取消了不走量的2.0L 6MT车款,让售价大幅下探至9.48-12.58万元。相比于以往车款,小改款的星骋在外观加入了更多的镀铬元素,让整车看起来更加精致。同时通过对前排座椅的调整,内部空间也得到一定程度优化,使得后排腿部空间额外增加了30mm,但上市不久后,星骋也因销量不佳而停售。
第三代Axela/Mazda3(2014–2019)
关于审美,虽说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一个标准,但过于放飞自我的外观设计自然也会带来了受众面窄等负面影响,导致受欢迎程度有所下降,例如市场表现一般的二代Mazda3。但改头换面的第三代Mazda3就是个例外,植入新一代“魂动KODO Sou l of Motion”设计理念后的外观造型后,这是一款任何人都觉得漂亮的车。无论是从哪个角度看,繁而不乱的肌肉线条都会带来非常好的光影效果,浑身都散发出动感的气息,可见其设计师深厚的功底。
内饰方面,人机交互系统的引入让中控台的实体按键大幅减少,并通过对仪表盘的集成和抬头显示以及中控台顶端的7英寸显示屏实现了平视化,让驾驶员更集中精力驾驶,最大限度避免分心。Skyactiv理念下为Mazda3带来了高压缩比高效率发动机、更高效率传动变速箱、车身轻量化、底盘悬挂等等,可谓是一次彻底的大换血。
车型方面相比前代有所减少,仅有两厢和三厢版可选,曾经的高性能版不复存在。车身三围方面,长度和高度都有所缩短,而宽度的小幅度增长让整车视觉重心更低,轴距被拉长至2700mm用以于改善Mazda 3家族经常被诟病的后排腿部空间狭窄的问题。
动力系统的更新无异是创驰蓝天项目的重头戏,这款黑科技满满的新机器除了搭载常规的缸内直喷技术和进排气门可变气门正时技术之外,还带有进气正时调节电机(用于实现13:1的超高压缩比)、4-2-1排气歧管、凸顶活塞等利于降低油耗改善排放的技术。以日本本土版的1.5L创驰蓝天的自动挡车型为例,相比搭载传统技术的MZR发动机,最大功率提升了10PS/2Nm,但是百公里油耗却降至5.15L/100km。
汽油发动机被称为SKYACTIV-G,这个系列包含有1.5L、2.0L、2.5L三款汽油发动机。SKYACTIV-D则为柴油系列,提供两款带涡轮增压的1.5L和2.2L柴油发动机可选。自动变速箱也是创驰蓝天重点优化的部件,比起传统的自动变速箱,这款6AT变速器拥有更高的锁止率和传动效率,让这款响应积极的自动变速箱也收获了不少好评。其中动力最为强劲的2.5L发动机加6AT组合的Mazda3可在7秒内达成百公里加速,四分一英里加速能在15秒内冲线。
2016年Mazda 3迎来了中期改款,中控台布局被重新调整并增加了电子手刹,而外观方面也作出小幅修改。比较明显的变化在于前脸进气格栅面积变得更大,大灯也改为自适应远近一体式并进行熏黑处理,光源升级为全LED。
马自达首次出现的G-Vectoring Control(G值控制系统)也落户Mazda 3,该系统能够限制过弯时扭力的输出,减少车辆的推头倾向和增强前轮的循迹性,让车辆更稳定,并增加了交通标志识别传感器和行人检测与预碰撞制动系统。
第三代Axela/Mazda3在中国
2014年5月国产Mazda 3上市,中文名定为昂克赛。两厢版和三厢版同步上市共计推出11款新车,其中三厢有6款车型,两厢为5款车型,售价区间为11.49-15.99万。动力系统方面和海外版保持同步,搭载了SKYACTIV-G 1.5L和2.0L两款汽油发动机,分别对应117PS/148Nm、158PS/202Nm的动力输出。
国产昂克赛拉比较厚道的配置也是值得点赞的地方,在安全配置方面全系标配了四安全气囊、TCS牵引力控制系统、DSC车身电子稳定系统、预警式安全带、坡道辅助系统等等。除此之外,i-stop启停系统、多功能方向盘、一键启动也都是标配,并全系列支持带7英寸触摸式中控屏悦连系统的选装,唯独中低配车型阉割了无钥匙进入这点经常被车主们吐槽。
2017年初国产昂克赛拉也迎来中期改款,售价区间为11.29-16.29万元,两厢版和三厢版增加至12款车型。外观方面和海外版保持一致,增加全LED自适应大灯,18英寸轮毂样式也变得更加简洁明了。而驾驶舱同样得到优化,加入了电子手刹、后排空调出风口、主驾驶座椅电动调节等便利性配置,加速度矢量控制技术G-Vectoring Control自然也不会落下。
第四代Axela/Mazda3(2019–现在)
四代Mazda3最早在2018年首次亮相于洛杉矶车展上,其设计理念取自在2017年亮相的马自达“魁”概念车。可以见到魂动设计语言进化到2.0时代后,前脸的进气格栅再一次被放大,而且摆放角度也变得更前倾斜。两侧细长的大灯连同中网位置进行了熏黑处理,深邃的目光在发动机盖加强筋的衬托下犹如一头蓄势待发的豹子,极具侵略性。
两厢版灵动的侧面和半圆四炮筒尾灯保留了概念车上的设计元素,上代修长的车头得到延续,而相比之下三厢版的侧面和车尾造型在保留运动的同时,还带着几分稳重。
全新Mazda 3的内饰遵循了Less is more的理念,更加强调以驾驶员专注驾驶为核心的中控布局。8.8英寸的显示屏被放置在中控台顶端,而在屏幕以下的条状区域还可以选择双色拼接,很显层次感。
名为i-Activsense主动安全系统也是全新Mazda3的亮点之一,除了常规的预碰撞技术外,还自带驾驶员注意力监测系统。该系统运用车内的红外摄像头来观察驾驶者脸部动作,经过判断分析出驾驶当前是否处于注意力不集中或者疲倦的状态。
底盘方面,上代沿用下来的(G-Vectoring Control)加速度矢量控制系统得到进一步优化,为了提升后排空间的表现,Mazda 3坚持多年的多连杆独立后悬挂也在这代变为扭力梁式。对于这个变化有很多马粉表示猝不及防,不过知行君在前线探路得知,马自达对此会搭配新改进的衬套以实现更好的驾驶体验,至于实际表现的话,记得留意知行君日后的试车报告。
动力系统方面,首款带spccl火花塞控制压燃技术的2.0 Skyactiv X机器已经在北美登场,最大功率可达提升至189 PS/230N.m,相比同样是2.0L的前代Skyactiv G提升明显,而2.5L高配继续采用经过优化的Skyactiv G发动机。
针对排放法规严苛的欧洲市场,马自达在未来还将把2.0L的Skyactiv-G 汽油发动机与24V微混动系统相结合,组成名为Skyactiv-G M Hybrid的微混动力总成,以到达进一步降低排放。
Mazda 3的历史介绍就到此为止了,回顾整个Mazda 3/Axela车系历史,作为马家常青树的它,历代的车款都得到了市场的认可,这和它坚持发扬自身特色和与时俱进是分不开的。
其每一代改款都会从外到内来一次洗心革面的更新,并坚持围绕zoom zoom理念去研发,力求领先于对手,这使得它在竞争激烈的A级车市场有一席之地。而国内取得辉煌战绩的昂克赛拉目前已经开始逐渐为即将上任新款让路,这意味着全新Mazda 3也将会在不久的将来正式进入国内销售。至于SKYACTIV-X压燃发动机是否同步引入目前还没得到最确切的答案,我们拭目以待吧。(文/廖金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