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新荣威i6 Plus定位A+ 、B-,直接对标朗逸。”上汽乘用车总工程师兼技术中心常务副主任张觉慧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说,目前荣威品牌的产品供应商体系与大众朗逸的供应商体系基本相同。
增加配置、降低价格,正是荣威i6 Plus面对趋冷车市的竞争法宝。“今年汽车市场形势严峻,‘活下来’永远是第一条。”王晓秋反复强调,荣威i6 PLUS的定价逻辑‘只为活下去’。
尽管荣威i6 Plus瞄准的是合资车市场,但值得注意的是,荣威i6 Plus的售价仅比“兄弟”荣威i5( 6.89万~11.59万元)高几千元。“这两款车的价格并不重叠,因为它们的售价区间涵盖了六万到十二万元不同的客户群。”上汽集团乘用车公司副总经理俞经民说。
不过,价格和品牌高度的平衡一直是自主品牌需要面对的难题,全新荣威i6 PLUS的低价策略是否会损害荣威品牌向上之路?“A+级车的定价不影响品牌力,合资品牌也有很多6万元以下车型卖得很好,对自主品牌来说,20万以下的车型里还是有差异化的定位,关键在于产品。”王晓秋认为价格并不是掣肘品牌向上的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