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寂多日之后,南北大众、斯柯达、雷克萨斯、名爵等品牌在两天之内先后投身增值税“官降潮”。
加上奔驰、宝马、奥迪、捷豹、路虎、沃尔沃、林肯,响应增值税下调政策而宣布官降的品牌已有十余个。
然而,随着合资、自主品牌的加入,本轮“官降潮”已然变味——增值税优惠只是车企用来行日常促销之实的噱头,无论是官降车型范围、降价力度还是政策内容,都有许多水分。
摆个姿态,给个交代,借助热点,促销换量,是这些车企当前的共同心态。
然而,在车市冰河期,“以价换量”的粗暴营销哲学的效果却受到质疑。车市开启降价潮,为何越降越心寒?
正如大事君3月19日在《豪车降价只是虚情假意,合资和自主如何尬接?》一文所说,面对豪华品牌抛出的降价绣球,合资品牌和自主品牌是最尴尬的,接与不接,都是难题。正因此,在长达近十天的时间里,所有车企不约而同选择了沉默。
不过,这些日子没有白过,至少一些车企想通了:与其当缩头乌龟,不如主动化尴尬为商机,在当下压抑的消费氛围下至少能赚个吆喝。
于是,一汽-大众率先出击,紧接着上汽大众、斯柯达、名爵、雷克萨斯闻风而动。
降价能换来多少销量?车企们自己也心知肚明——认真你就输了。
“竞争激烈、鱼龙混杂,产能过剩,生存第一,短期内最有效的办法就是降价!虽简单粗暴但别无选择。”前长安汽车副总裁龚兵如今虽已转战房车领域,但依然对汽车行业的动态保持密切关注,20多年的从业生涯让他对这个行业十分通透。
细看车企们的官降优惠政策,实在看不出有多少诚意。
雷克萨斯此次参与官降的车型包括LC、LS、RC、GS、IS等5款冷门车型,降价幅度也只有1.9%-2.5%,尚不及增值税3个点的降幅,而ES、NX、RX这三款走量车型皆按兵不动。
再看名爵,号称综合优惠最高2.9万元,但内容大有“玄机”——包括8000元的个贷贴息、价值3000元的随车六件套、价值3000元的车展实惠礼、5000元“汽车下乡”补贴。
上汽大众此次降价的基本都是顶配车型。
落实到终端,能比官降前的价格优惠多少,又是个疑问。此前豪华品牌的官降,已经被不少媒体证实只是虚情假意——厂家官降后,经销商收缩终端价格优惠,两相抵消,消费者买车未必比官降前实惠。
“当降价幅度下探到下一个消费区间的时候,对销量才会有明显作用。不过,降价只是权宜之计,甚至是饮鸩止渴。成功的企业从来不是靠降价而成功的。技术不断进步才是核心竞争力。”天津一汽总经理王志平告诉大事君。
东风雷诺常务副总裁翁运忠,东风悦达起亚副总经理郑淳元,上汽大通副总经理王瑞,也纷纷对大事君表示并不看好此轮降价潮的效果。他们,代表了大部分汽车人的看法。
车市持续走低的环境下,车企官降只能在短期内解决消费者的持币待购现象,但这种“以价换量”的效果相较以往大打折扣,更可怕的是背后折射出的深层意义。
“这是一场生死之战,虎口夺食,必然付出代价。”龚兵一语中的。
这个代价,可能是葬送品牌形象、口碑,也可能是牺牲利润,还可能是断送未来。
比质疑降价效果更沉重的,是车企对汽车业何时走出低迷重回增长通道的不确定性。这个问题,所有汽车人都将答案指向了宏观经济。
宏观经济如土壤,各行各业如地面上的各种植物,植物长势如何,与土壤的肥沃程度息息相关。不幸的是,目前土壤很贫瘠。
尽管2019年伊始中国股市、房市行情出现短暂好转,但经济下行压力犹在。
央行发布的2019年一季度企业家、银行家和城镇储户问卷调查结果显示,企业一季度经营景气指数为54.8%,比上季下降3.0个百分点,比去年同期下降3.8个百分点。与此同时,居民消费倾向下降 2.8 个百分点,这表明居民对可选消费品特别是大额消费的需求回落明显。汽车,属于大额消费范畴。
在全球宏观经济下行的大环境下,汽车业难独善其身。
继2018年出现28年来的首次负增长后,我国汽车行业2019年的开局也不理想。
中汽协数据显示,1-2月我国汽车产销延续了下降趋势,产销分别同比下降14.08%和14.94%,乘用车降幅更为明显,分别下降16.79%和17.51%。乘联会的零售数据同样一片惨绿,销量前十厂商中,仅长城汽车一家车企实现同比正增长,其他均有不同程度的下滑。
那么,汽车业何时才能真正走出寒冬?
“可能是明年以后的事情了。”广汽新能源副总经理肖勇说。
这已经算相对乐观的看法。在王志平、龚兵等资深汽车人看来,宏观经济转好至少需要二三年时间。还有不少车企高层私下坦言目前“看不到回暖的迹象”,前景“不乐观”。而在去年年底,仍有不少汽车大咖乐观预测2019年下半年汽车业有望回暖。
熊市氛围下,忧虑情绪在蔓延。
“每一次经济高速增长都会伴随技术进步,或者说,经济高速增长有赖于技术进步,目前还没看到哪个领域有突破性发展。”王志平告诉大事君。时下经常霸屏的5G、电池革命以及人工智能,虽然能对整个社会经济产生巨大促进,但目前均未出现实质性突破。
可预见的是,汽车人所渴望的牛市,目前还看不到曙光。
冰河时期,车企分化愈发明显,诸如海马、力帆等销量萎靡不振、垂死挣扎的品牌和厂家将会死去或被兼并。
行业大洗牌前奏已响起。
市场的持续低迷跟宏观经济环境,使用环境,政策导向密切相关。
官降,可以视为行业洗牌前夕车企无奈的自我救赎,最理想的效果是换来销量、提升市占率,其次是刺激对手,最不济,也不能在市场大浪淘沙中被洗牌淘汰。车企的焦虑,路人皆知。
车企销量压力背后是什么?是短期目标,市场份额,企业地位,或者就是面子。但在当前居民消费欲望低的市场环境下,以价换量的效果极其有限,加上国六排放即将实施给车企带来的成本增加的重担,无论车企官降与否,日子都不好过。
文章推荐
探索沃尔沃XC60:豪华SUV中的安全典范 传祺gs4雾灯在哪开 传祺gs4倒车灯型号 比亚迪元用什么机油好 gs4空调滤芯怎么换 gs4自动空调怎么用 传祺gs4水箱在哪里 广汽gs4传祺换车门 传祺gs4仪表盘图标 传祺gs4雨刷怎么用最新文章
探索沃尔沃XC60:豪华SUV中的安全典范 传祺gs4雾灯在哪开 传祺gs4倒车灯型号 比亚迪元用什么机油好 gs4空调滤芯怎么换 gs4自动空调怎么用 传祺gs4水箱在哪里 广汽gs4传祺换车门 传祺gs4仪表盘图标 传祺gs4雨刷怎么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