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外媒报道称,德国奥迪汽车采购主管雷纳特·瓦切瑙尔向媒体透露称,目前德国汽车行业存在着严重的缺芯问题,即便不少芯片制造商打算在德国建厂,但以其规模来说依然无法缓解芯片短缺的问题,甚至这种影响可能会持续很多年。
考虑到当前正是全球汽车市场大洗牌的阶段,德国汽车出现这样的问题,很可能会影响他们接下来与中国车企的竞争。
按她的原话来说就是,“芯片制造商在德国建厂毕竟需要数年时间。这关系到数十亿美元的投资。汽车制造商可以通过减少芯片的种类来缓解瓶颈问题,目前汽车中使用的芯片有8000多种。”而当记者问起,该如何应对时,切瑙尔表示:“我们必须使用多种杠杆来稳定半导体供应,并在一定程度上在中间商市场增加库存。”
![]()
对此有消息称,德国的部分官员以及汽车高管,正考虑为德国重新打造一条完整的芯片供应链,以摆脱“芯片靠进口”的尴尬局面,具体来说他们将会提供高额的补贴,以吸引台积电以及英特尔这样的巨头前往德国建厂。
当然,受“芯片问题”困扰的还有日本人。据报道,东日本旅客铁路公司已从6月8日起暂停了PASMO和Suica卡的销售,原因自然是由于制造卡片所需的芯片短缺所致。而日本车企受到的影响则更加明显。
前段时间,日本铃木就曾将自家位于日本本土的两家工厂停工了三天,其停工的原因就是因为“缺芯”,预计受此影响,日本铃木的汽车的本土产量,将至少缩水10%以上。而丰田汽车也在今年年初,出现过类似的情况,其集团旗下工厂的停工时间,已累计13天。
![]()
事实上,自2023年开春以来,全球新能源汽车市场就呈现出了一副不错的增长态势,这也一定程度上拉动了芯片的需求,据Stellantis汽车集团的预测,随着电动汽车销量的增加,汽车市场上确实有可能再度爆发前两年的“缺芯”危机。毕竟,一台新能源汽车上所需要的芯片,相较于传统汽车来说,实在是多了很多。
而这也将给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发展,带来非常大的负面影响,要知道,在两年前芯片短缺最为严重的时候,全球汽车市场的汽车产量,只用了九个月时间就蒸发了26%。
不过有人也对,上述日德两国车企,叫喊缺芯这事提出了质疑,他们认为随着全球疫情的结束,各大芯片厂的产能也在逐步恢复,即便短期内可能出现缺芯的情况,但大规模的缺芯肯定是不会出现的。
![]()
如果这些叫苦的车企真的遇到了这种问题,那只能说明自己在芯片采购及供应规划上,存在一些问题。而这一说法也得到了权威机构的证实,据摩根大通研究在今年4月发布的报告显示,全球芯片短缺的问题,已基本结束,甚至短期内还会存在供不应求的情况。
至少以这个时间节点来说,“缺芯”肯定不是日德车企,车卖不动的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