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是中国自主品牌领军车企,一个则是国内知名且“自带流量”的商界大鳄,长城与复星携手,规格之高,引发业界广泛关注。双方今后可能涉及的合作空间的潜能巨大,留给外界无穷想象。
文 / 聊哥
>
在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的路上,长城是认真的,并且又迈出了坚实一步。
3月11日,长城控股与复星高科在长城汽车大本营河北省保定签署战略合作协议。签约仪式上,双方共同宣布旗下子公司将共同投资组建合资公司,生产三元锂离子软包动力电池,并协力打通动力电池产业链中各关键环节。
长城控股集团董事长魏建军,以及复星集团董事长郭广昌,均出席了签约仪式。两大“明星”企业“跨界”合作,规格之高,引发业界广泛关注。
长城控股与复星高科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针对此次合作,魏建军表示:“长城控股经过一系列的调整,现在变得更加开放,非常欢迎像复星这样的优秀品牌对长城控股的各业务进行投资。”
与此同时,郭广昌也对外宣称:“复星和长城一直以来都致力于为广大客户雕琢精品,提供快乐、幸福的生活,相信这次长城控股和复星高科的强强合作能够为中国消费者带来优秀的自主品牌新能源汽车。”
据聊哥了解,承担此次具体合作事项的,主要分别是长城及复兴旗下的新能源子公司,即蜂巢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蜂巢能源”)与复星高科子公司天津市捷威动力工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捷威动力”)。
公开信息显示,作为长城控股集团在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领域布局的全资子公司,蜂巢能源成立于2016年12月。从诞生之日起,便通过整合全球跨行业精英,尤其聚集了全球一大批最懂汽车的电池专家,并在全球规划设立了六大研发中心,目前核心研发团队超过800人。
值得一提的是,坐落于江苏金坛的蜂巢能源首座量产工厂,是全球第一家在“方形铝壳电芯”上采用先进的“高速叠片工艺”的智能制造工厂。按照发展规划到2025年,蜂巢能源规划产能将达到60GWh,具备向国内外主流主机厂稳定供货的能力。
一言以蔽之,蜂巢能源的优势在于目前市面上最炙手可热的“方形”锂离子动力了电池。
与之对应,捷威动力成立于2009年,十年来聚焦乘用车领域,深耕软包动力电池领域,技术积淀深厚,其产品线实现了对纯电动汽车(BEV)、插电混动汽车(PHEV)、混合动力汽车(HEV、48V)等各系列动力电池产品的全覆盖。
作为国内最早进入新能源乘用车三元动力电池行业的企业之一,捷威动力乘用车软包电池2018年出货量位居全国第四。
作为中国知名的集医药、房地产、钢铁、矿业等大型综合类民营企业,复星于2018年7月依托旗下复星创富投资平台正式投资了捷威动力,并着手全面布局新能源产业链。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捷威动力的核心优势在于正日益成为主流的“软包”锂离子动力电池。
汽车动力电池包(示意)
此处不得不提的是,在中国政府近年来大力倡导经济“脱虚向实”的宏观背景下,包括恒大、复星在内的越来越多的知名房地产大鳄,纷纷开始进军被视为“新动能”的新能源汽车领域。
许家印不惜重金先后投资了FF与国能自不必多说,在汽车圈早已是人尽皆知,郭广昌“从良”积极响应政府号召进军新能源汽车为代表的实体产业,其决心也是毋庸置疑的。
可以说,站在长城的角度来看,此次与复星这样的“自带流量”的明星(房地产)企业联手,不仅将在宣称上为长城汽车狠狠地赚一波流量,而且不局限于汽车圈。
更为实际且重要的是,新成立的合资公司将聚合双方的核心竞争力,充分发挥蜂巢能源在研发资源和整车平台方面的优势,以及捷威动力在软包动力电池的领先技术,进一步丰富蜂巢能源的产品和技术路线,以便针对不同客户的需求提供方形/软包动力电池产品。
实际上,从此次签约的具体内容来看,新成立的合资公司拟在江苏盐城投资15亿元,建设4条三元软包动力电池生产线,首期实现产能2.5GWh,项目计划于2020年上半年建成投产。
更长远来看,通过共享资源实现动力电池产业链上的协同合作,譬如打通动力电池产业链上包括前驱体、正负极材料、隔膜、电解液、设备、电池回收以及上下游资源等全产业链重要环节,进一步降低成本提升行业竞争力,甚至共同研发下一代前瞻性的动力电池技术。
不夸张地将,此番长城与复星的牵手,双方今后可能涉及的合作空间的潜能巨大,留给外界的想象也是无穷的。
需要指出的是,过去较长一段时期内,长城给外界的印象是,偏安于河北保定,从燃油车轿车细分市场到新能源领域,让外界觉得其过于的战略保守和有些“闭门造车”。
但事实证明,这些都是过去外界对长城的误解。去年7月,长城汽车与德国宝马签署合资合作协议,双方各持股50%建立光束汽车有限公司。此举一度在业界引发轰动。“过去不是我们不开放,而是即便我们想,类似与跨国车企间的合资合作项目,根本就轮不到我们!”在相关媒体沟通会上,魏建军如此诉说心中的“苦水”。
长城汽车董事长魏建军
的确,时代变了,长城和魏建军更多的只是顺势而为。所以我们看到,过去那个“保守”的长城和“低调”的魏建军,从过去的2018年开始,给外界的印象一下子“豁”开了。
合资宝马成立光束,创立欧拉全新的新能源汽车品牌,全国多地投资建厂四面出击,一时间,开放的胸襟和国际化的视野,迅速成为了长城给人最新的认知标签。
回到新能源汽车领域,不仅整车层面长城快速跟进,种种迹象表明,在关乎电机、电控、动力电池等在内的新能源汽车核心“三电”零部件及全产业链重要环节,长城也都在积极谋划和布局。
其中尤为值得一提的是,与一些同行竞争对手为了急于抢市场,盲目地跟风一门心思扑在某种技术路线上的做法不同,在应对新能源汽车产业变革的这件大事上,长城采取的是稳扎稳打和“多管齐下”的策略。
从整车层面来看,长城不只是在当下市场上最热的纯电动(EV)和插电混动(PHEV)领域下足功夫,同时也不忘在更具前瞻性的氢燃料电车(FCV)领域提前布局和发力。
即便是放眼动力电池领域,此次长城携手复星也表明,在包括方形、软包在内的锂离子动力电池技术路线上,长城也做到了不偏不倚多手准备。
可预见的是,此次蜂巢能源与捷威动力的合资合作,只是长城在围绕新能源汽车核心零部件领域一系列重大布局的“冰山一角”。
或许不久的将来,国内燃油车SUV领导者长城,会以一种超出外界想象的速度后来居上,成为新能源SUV汽车领域新的领导者。
车市裴聊
往期精彩回顾
新C3-XR换“芯”上市9.48万元起,小城青年会为个性买单吗? I 车市裴聊
祁玉民延安“督军” 华晨打响“农村包围城市”纵深战役 I 车市裴聊
魏掌门“怼”董小姐:该如何看待中国汽车制造水平与进步?I 车市裴聊
2月销量继续大涨、牵手巴博斯推高端定制,长城汽车为何这样红?I 车市裴聊
ARCFOX日内瓦全球发布,北汽新能源坚定推进品牌向上 I 车市裴聊
……
更多精彩,可动手戳二维码 ↓ 关注车市裴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