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现在对身边要买车的朋友推荐北京现代,他们大概率会认为你在坑他,即便你自身发自内心认同这款车也是如此。这就是北京现代目前在国内市场的现状,完全被消费者放弃。
翻开销量数据,这几年北京现代可以说尝尽了酸甜苦辣,在2016年创下百万年销之后,次年百年迅速陨落,只有78.5万辆,随后便开启了“跌跌不休”的道路,截止到2021年,北京现代全年销量仅有38.2万辆,与巅峰时刻相去甚远。如果再按照这个势头下滑,或许用不上十年,我们也将会和北京现代说再见。
![曾经风光无限,如今只剩一款车支撑?北京现代为何会被国人抛弃?]()
以价换量,治标不治本
在2017年的时候,面对销量大幅下滑,北京现代也和其它车企采取相同的做法,通过终端市场降价来提升产品性价比,并且推出更低价的车型来拉低购买门槛,比如瑞纳就是那个时候推出来挽救市场的一款车,起售价更是低于5万元。
![曾经风光无限,如今只剩一款车支撑?北京现代为何会被国人抛弃?]()
不得不承认,在价格的诱惑力面前,北京现代暂时稳住了下跌趋势,但仍然没有重回百万年销的队伍,看起来更多是断臂保命。
2018年是自主品牌崛起的一年,吉利、长安、传祺、长城都推出了多款新品,甚至还涌现出领克、魏派等高端自主品牌。高颜值设计加上丰富的配置,搭配上让任何人都能接受的定价,让很多合资车都感到了压力。
![曾经风光无限,如今只剩一款车支撑?北京现代为何会被国人抛弃?]()
除此之外,2018年也是中国汽车市场第一次出现下滑。因此各品牌为了不让市场份额下滑,都选择了降价策略,像之前一直都是平价甚至是加价销售的大众,也不得不为了销量而给出了现金优惠。面对自主品牌的性价比打击以及德系、日系的降价策略,北京现代一贯以来主打的两个优势变得荡然无存,销量再次出现下滑。
![曾经风光无限,如今只剩一款车支撑?北京现代为何会被国人抛弃?]()
长期销售低价车型,品牌光环逐渐黯淡
长期走低价路线让北京现代形成两极分化的结局,消费者更多把目光聚焦在它们的紧凑级车型上,而中高端产品包括索纳塔、途胜、胜达等车型却无人问津。从2020年开始,北京现代为了改变这一固有想法,引进了十代索纳塔和全新的途胜L,但成效非常一般,甚至可以说还没有达到巅峰就已经结束了。稍有成效的一款新车也就只剩下全新伊兰特可以撑一撑场面了,2021年全年销量达到13万,平均每月都能做到1万以上的水准。
![曾经风光无限,如今只剩一款车支撑?北京现代为何会被国人抛弃?]()
由此可见,一旦北京现代的车型售价超过16万的话,消费者就会放弃这个品牌,转去选择日系、德系这类知名度更高的品牌。造成这个结局的主要原因还是产品缺乏核心竞争力,同时品牌号召力方面缺少能与同行相庭抗衡的实力,导致只能通过低价路线来求生存,价格越高的区间就越突显出它的劣势。
![曾经风光无限,如今只剩一款车支撑?北京现代为何会被国人抛弃?]()
当然,现代也没有坐以待毙,它也在努力拔高在国内市场的品牌号召力。去年带来了旗下高端品牌捷尼赛思,推出G80和GV80两款车,虽然在销售渠道上海没有铺开,全国的体验店也是屈指可数,但这也算是一个不错的开始。
面对步步下跌的中国市场,北京现代又会如何应对呢?尤其是在燃油车时代向电动车时代转型的时间节点,我们尚且没有看到北京现代给我们带来哪怕一款的重磅新车,形势可以说非常严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