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第一周,(乘用车)整车板块18家上市公司(23支股票)股价平均下跌3.23%,市值蒸发1611亿元,没能维持住前一周的回暖。其中股价上涨的股票仅8支,其余14支股票全部下跌。
![]()
具体来看,江淮汽车以上涨13%领涨,截至12月3日收盘报19.12元/股,市值增至362亿元,主要在2日和3日明显拉升。
消息面上,江淮汽车披露了一则股份减持进展。自8月30日至12月1日,公司持股5%以上股东“安徽国控集团”减持数量过半,减持约1893.32万股,占总股本的1%,减持计划尚未实施完毕,其持股比例由6.15%降至5.15%。
此外,江淮汽车还披露,截至2021年11月30日,公司及控股子公司累计收到与收益相关的政府补贴约6亿元,这笔款项将对其2021年度利润产生积极影响。
对于江淮汽车来说,最大的看点应该还是其与大众汽车将会产生怎样的化学反应。
上周,小康股份以上涨9.49%排名第二,截至3日收盘报72.69元/股,市值增至988.53亿元。近日该公司主要披露了产销快报。
![]()
11月,小康股份产销分别为26718辆和24925辆,同比分别减少19.82%和18.93%;1-11月,小康股份累计产销分别为24.8万辆和23.8万辆,同比各减少0.34%和0.26%。其中新能源汽车11月的产销未破5000辆,难道是在为新车问界M5蓄势?
就在12月2日,赛力斯宣布推出全新高端智慧汽车品牌AITO;同时AITO品牌首款量产车型——问界M5亮相,为一款中型豪华SUV。
当然这一品牌的核心竞争力,仍离不开华为的助力。
据悉问界M5将悬挂全新品牌LOGO,搭载华为Harmony OS智能座舱。未来五年,AITO品牌规划成为全球新能源汽车TOP3品牌。这一目标不可谓不宏大,这一赛道也越来越有意思了。
上周,理想汽车H股以上涨8.84%排名第三,截至3日收盘报135.5港元/股,市值增至2799亿港元。该股2日刷新52周最高145港元/股。推高股价的主要因素,包含季度业绩和最新交付数据。
![]()
11月29日盘后,理想汽车披露第三季度业绩。此季度理想汽车累计交付25116辆,去年同期不足9000辆;车辆销售收入73.9亿元,车辆毛利率达到21.1%,净亏损2150万元,不论环比还是同比,均大幅减亏;自由现金流为11.6亿元,另外其研发费用约8.9亿元。
对于第四季度,理想汽车预计交付量在3万-3.2万辆之间,收入总额为88.2亿-94.1亿元。
另外一则重要消息是,11月理想汽车交付13,485辆,第一次单月交付破万;今年前11个月累计交付76,404辆。
招商证券首次给予理想汽车H股“买入”评级,目标价234港元,几近目前股价的2倍;中金公司则将该股目标价调至207港元;兴业证券则较为保守,给出的目标价为161.2港元。
值得注意的是,除理想汽车H股外,理想汽车美股、小鹏汽车双股、蔚来上周股价跌幅均超过10%,表现很不理想。新势力三强的“内战”愈发胶着,后起之势也虎视眈眈,毕竟哪吒汽车的交付量也突破了万辆,而赛力斯还要做全球TOP3呢!
![]()
跌幅方面,恒大汽车从榜首位置直接触底,以30.87%跌幅垫底,截至3日收盘报3.27港元/股,市值减至354.6亿港元。该股在11月29日和12月2日,分别大跌20%和13%。
这或与恒大汽车26日晚间更新的一则海外处置交易有关。恒大汽车表示,其已完成处置附属公司持有的大部分资产及集团于Meneco AB中持有的相关股东权益;同时,向独立第三方出售集团于Protean Electric Holdings Limited及E -Traction Europe B.V.中分别持有的股东权益的交易亦已于(或将于)近期完成。
此外,中国恒大3日发布公告称,鉴于目前流动性情况,其不确定是否拥有充足资金继续履行财务责任。同日,中国恒大称,收到要求其履行一项金额为2.6亿美元担保义务的通知,在集团未能履行担保或其他财务责任的情况下,可能导致债权人要求债务加速到期。
一石激起千层浪。恒大集团经营管理不善、盲目多元化扩张导致风险暴雷。广东省人民政府对此高度关注,当晚即约谈中国恒大集团实际控制人许家印,省政府同意向恒大地产集团有限公司派出工作组。紧接着,中国人民银行和银保监会、证监会也罕见发声表态。
![]()
恒大集团财务风险爆发,早有征兆。下半年开始,许家印与恒大集团便频频变现纾困。
上周,蔚来下跌19.6%,小鹏汽车美股下跌14.3%,理想汽车美股下跌12.04%,三家美股势力集体“折戟”。
消息面上,主要为披露11月交付量。其中小鹏汽车交付15,613 辆,蔚来交付10878辆。虽然主流造车新势力进入月销万辆时代,但股市貌似并不“感冒”,三家造车新势力一周市值合计缩水1400多亿元。
整体而言,乘用车板块上周走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