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特斯拉等新势力陷入风波之际,近日,工信部印发《关于加强智能网联汽车生产企业及产品准入管理的意见》。《意见》要求企业实施在线升级活动前,应当提前申报和备案。划重点:未经审批,不得通过在线等软件升级方式新增或更新汽车自动驾驶功能。
随着技术的发展,OTA已成了定义传统汽车和智能汽车的分水岭。该《意见》的发布意味着,各大车企的OTA升级要接受监管了,再也不能自己说升级就升级了。那么,该《意见》将对智能汽车的发展将带来什么影响呢?
![]()
和传统汽车相比,OTA升级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它能快速修复系统缺陷,实现产品迭代升级,提升产品使用体验,节约用户的时间和精力,降低软件缺陷的召回成本。
有利必有弊。汽车不是电脑,更不像手机,关乎的不止是个人安全,更涉及到了公共安全,一旦出了问题是要付出惨重代价的,对汽车的要求当然不能像手机那样OTA升级。
![]()
智能汽车的快速崛起,使得之前关于硬件上的许多法规,已经不能适用于软件定义汽车的时代了。过去几年,为了尽可能地鼓励智能汽车的发展,相关政策迟迟没有出台。
随着智能汽车的发展方向更加明确,相关公司的技术已经有了巨大的发展,而且特斯拉车辆事故引起了全社会的重视,因而出台政策保证智能汽车特别是自动驾驶有序发展,是非常有必要的。
![]()
自动驾驶技术存在长尾效应,即便目前已经解决了90%的问题。但剩下的10%却可能要花费同样多甚至更多的精力,这10%包括很多边界化难题。可以说,一旦周围的环境变得复杂,自动驾驶的车辆便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和危险性。
所以,对于汽车来说,安全稳定运行才是最重要的,也是底线。毕竟,这可不是手机死机再重启那么简单。对于OTA升级加以约束,不是多此一举,而是对公共安全负责。
![]()
《意见》的出台正是为了防止主机厂滥用OTA升级,导致车辆的升级风险不可控,或者利用OTA来混淆车辆因质量缺陷进行必须的召回。当然,不得擅自≠不允许,后期采用OTA方式的技术服务活动或召回将被纳入管控。
对于消费者来说,肉眼可见的变化是之前的OTA升级总是不定期的,以后的频率会变低,可能变成有计划的一年/半年/一季度一次集中OTA。为了减少多次审批带来的麻烦,新车的完成度可能更高一点。
![]()
另外,该《意见》的推出,无疑将利好相关的测试试验证企业和监管机构。后续软件版本的更新需要更加严格的测试后才能OTA,而不是把用户当做众包测试司机。
目前来看,一套适用于各家车企的仿真系统十分重要。仿真的扩展性比实际道路测试的扩展性大,仿真路测里程大概1000倍于实际路测里程。在仿真系统里,工程师可以通过手工编辑或自动生成来测试众多极端情况,保证在实际路测前有充分的验证。
借助仿真,工程师能在大量场景库里并行地进行测试,在很短时间内便能对软件版本进行评估。未来,在评估软件是否达到量产水平时,仿真也是主要的测试评价技术。
![]()
写在最后:
传统汽车是一个机械产品,智能汽车更像是一个电子产品。因此,OTA升级肯定是好事,能让汽车常用常新。不过,所有的OTA升级还是要把车辆安全和数据安全放在首位。特别是在自动驾驶远未实现完全"脱手"的那一刻,应该更加"谨慎",无论是L2级还是L2+级自动驾驶辅助,车主都必须对个人和他人的安全负责,目前千万不能"脱手"开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