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中国汽车市场而言,3月可谓是一年之中最重要的时间段——诸如新车发布、技术展示等一系列年度“重头戏”,都会在每年的3月进入“加速轨道”。
根据乘联会近日公布的最新数据,国内乘用车零售端今年3月之销量为175.2万辆,同比增长67.2%、环比增长48.6%。
但在这大范围的增长趋势下,自主品牌SUV却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自主品牌的“一半火焰”
“稳坐钓鱼台”的哈弗可能怎么也想不到,当今年2月SUV市场销量放榜时,自己的名字前,赫然出现了“CS75”几个大字。不过,哈弗也随即在“上险数量”上找补回了冠军。当然,对于整个市场而言,无论当时的数据结果究竟为何,中国两大SUV车型你追我赶、谁也不服输的态度,对于中国汽车工业发展一定是百利而无一害。
不过,哈弗岂能让冠军宝座再次旁落。3月,哈弗H6就以“王者”姿态再次登顶SUV销量榜首地位,并且以领先近4000量的数据、拉开了与第二名长安CS75之间的差距。单看哈弗H6的34264辆之销量,虽然相比巅峰时期还有所差距,但鉴于3月本就是农历新年之后的第一个统计月,各家的销量也都在“开年爬坡”状态,有这样的表现已经称得上成绩斐然。
而紧随其后的长安CS75,虽然没能再次将H6挑落马下,但依然达到了30314辆的月销量——平均每一天,全国就有1000辆长安CS75系列车型上路。
回想当年,在CS75 PLUS上市之前,虽然“75系列”支撑着长安的销量,但放在市场中也只能算中游水平。CS75 PLUS的出现,让长安有了十足的底气;随之而来的逸动PLUS,在轿车市场同样风生水起;而即将在上海车展亮相的全新CS55,或许又将掀起一阵长安的“PLUS风潮”。
最后,虽然哈弗M6在3月的销量难称“火焰”,但它却是除H6、CS75之外,榜单前15位中唯一的自主品牌SUV。
还有“一半海水”
你是否已经发现:在3月的SUV销量榜单里,一个熟悉的名字消失了?……
上个月还排在第五位,并且长期位居月销量前列的吉利博越,在今年3月“掉了队”,甚至在前15位的大名单中,也没了踪影。
为什么?……
产能原因?……不存在的——作为吉利品牌SUV阵营的顶梁柱,至少有两家工厂在生产博越车型,不可能供不应求。
品牌原因?……更无从谈起——以今天吉利品牌在中国、甚至全球范围内的价值,不会无端因品牌而影响销量。
那么说到底,还是博越自己的问题,当然也可能是吉利品牌的超长“战线”所致。
首先,对于博越来说,上市之日至今,从没有进行过全面的改款,也就是加入了一个不痛不痒的“PRO”车型。相比CS75 PLUS的一鸣惊人,博越PRO一经推出,就埋没进了茫茫“车海”中。外观、内饰、动力……无论哪一个层面,都与原版博越没有太大区别,自己就把自己给“同质化”了。
其次,如今吉利品牌的战线确实拉得太长。几何、领克、极氪、与沃尔沃合作……太多的因素在牵绊着传统动力车型的发展,也就间接导致了博越、帝豪等支撑着吉利品牌的老车型,越来越“老”。
而除了博越,其它自主品牌也在今年3月“折戟”——比亚迪宋,因为正处于一、二代产品新老交替之际,以及骁云发动机可能存在的产能不足原因,致使销量有所下滑;而其他品牌产品,则因为合资品牌车型的强势,渐渐偃旗息鼓。
本田SUV——大赢家
如果抛开冠道、UR-V这两个中大型SUV,那么在3月榜单上,本田旗下SUV车型排名由高至低有CR-V、缤智、皓影和XR-V,让其在SUV月销榜“全系制霸”。
值得一提的是,虽然CR-V和皓影一个处在产品成熟期、一个正值当打之年,然而缤智和XR-V则都已经到了产品末期,全新车型也在日本本土亮相,相信很快会公布换代信息。![]()
那么是因为这两款车型的优惠足够大吗?……也不全是。从多个平台上公布的价格信息来看,两款车的终端优惠都在1.5万元左右,相比紧凑级SUV动辄2万元以上的优惠,其实并不算太大。
究其原因,大概是1.5T车型的加入,让一些本来担心动力不足的消费者,可以用更低的价格,买到“思域同款”发动机,而且还是一辆SUV,动力、通过性两不耽误。所以,虽然1.5T并非缤智、XR-V的主销车型,但作为补充,依然获得了大部分年轻人、或年轻家庭的青睐。
【车动力说】除上述车型外,本月表现出众的还有丰田RAV4和奥迪Q5L——特别是Q5L,已经进入了前十位之内、位居第九。豪华品牌的强势“入侵”,让本就竞争激烈的SUV市场,更加风云难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