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车以后 资讯】近日,中国保险汽车安全指数(C-IASI,也即是中保研)对外发布《中国保险汽车安全指数规程(2020版)》征求意见稿。其中,新版最大的看点是将增加乘员侧正面25%偏置碰撞,它将成为驾驶员侧正面25%偏置碰撞的补充。这或许会间接推动汽车厂家加强乘员侧的车身强度,对副驾驶座上的乘员更有安全保障。
![]()
乘员侧25%碰撞将成选做项
新版(2020版)相比老版(2017版)在保留现有项目之外,还增加了保险杠全宽正面碰撞、保险杠全宽追尾碰撞、保险杠静态测试、自动紧急制动-车对人与骑行者、车道偏离辅助、大灯测评、行人保护(骨盆)、正面25%偏置碰撞(乘员侧【选做项】)。
![]()
在这些新增项目中,最为关键的是乘员侧的正面25%偏置碰撞。不过,意见稿显示这是一个选做项,可以理解为后补选项。官方表示,国内正面偏置碰撞左侧和右侧事故发生概率相当,2020版将乘员侧正面25%偏置碰撞列为选做项。也即是25%偏置碰撞默认为左侧(驾驶员侧),如右侧碰撞损坏明显较大则选右侧(副驾驶侧)。
![]()
不过,尽管新版还只是意见稿阶段,但在2019年中保研就做过了右侧25%偏置碰撞的试验,车型是迈锐宝XL,只是,最终成绩并未公布。
![]()
25%碰撞偏置的意义
在车辆发生事故时,正面碰撞情况下,碰撞面积越小带来的冲击越大,造成的车辆和车内人员受伤情况就越严重。因此,小角度碰撞被纳入成为碰撞机构的考虑范围内。
![]()
2012年,IIHS(美国公路安全保险协会)在碰撞测试中加入这一项目,当时全部都是对驾驶员侧进行碰撞。但随后汽车厂家逐渐适应了这种“考试”,并针对“考点”(驾驶员侧)进行加固,而副驾驶侧依然相对薄弱,这样做的目标自然是减少成本,但获得较好看的成绩单。
到了2016年,IIHS对于汽车厂家的这种“针对性升级”做出应对,进行了副驾驶侧进行正面25%碰撞测试。结果两个测试效果证实了IIHS的怀疑,参与测试的八款车型里有七款都不合格,主驾驶侧较好,而副驾驶侧较差。从2018年开始,副驾驶侧25%偏置碰撞也被IIHS纳入测试项目,汽车厂家再难“作弊”。
![]()
而在国内,中保研是第一个引入正面25%偏置碰撞的机构(C-NCAP只有正面40%碰撞),但目前仅有驾驶员侧选项,新版将加入副驾驶侧作为选做项。对于汽车厂家来说,正面25%偏置碰撞的出现是犹如一只“黑天鹅”,如今又增加了副驾驶侧“选做项”这颗新的“炸弹”,但这能倒逼他们同等地加强两侧的安全防护,推动汽车厂家不断提高车辆安全性能,对消费者将更有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