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排量自吸发动机命运多舛的背景下,陆巡LC200也终要与它的前辈们一样,成为一代经典了。
![]()
LC200与澳式牛栏杠的搭配可谓百看不厌。这台车的不同之处在于安装了重量更轻的铝合金材质牛栏杠,相较ARB经典的巅峰款前杠轻了20公斤。
![]()
铝合金牛栏杠虽然重量更轻,但在防护性上却没有打折扣,4mm厚的铝板沿用了ARB的多重折弯设计,上方直径60mm的牛栏也完整保护了车辆的整个前脸,而内部与大梁的连接结构则依然采用钢质。只是在发生碰撞后,铝合金杠皮的可修复能力要比钢质略差。
![]()
前杠的拓展功能性也是一大卖点,绞盘、辅助灯、天线、雷达、雾灯,都能在上面找到安装位置。只是铝合金牛栏杠的下方少了两个千斤顶支点。
![]()
前杠下护板可以与底盘护板无缝衔接,共同抵御来自崎岖地形的威胁。
![]()
一款好用的侧杠除了能有效保护车侧,在通过角不够用或需要千斤顶救援的时候扛起车身重量,还要兼顾上下车的踩踏实用性。坚固的管状结构搭配防滑纹盖板,既满足了功能性,又兼具了美观。
![]()
车尾安装了典型重装穿越风格的kaymar双开式后杠,并选择在左侧固定油桶,右侧固定备胎,如果你想,驮两个备胎也完全不在话下。
![]()
Kaymar后杠与不同车型的匹配程度与细节做工都相当完美,对原车测距雷达的兼容性也很不错,当然它的价格也不菲。
![]()
顶框选用了ARB老款的铝合金平顶行李框,表面是网状结构,易用性上不如近些年的模块化导轨那么方便。ARB自然也意识到了这个问题,所以不久前也推出了全新的BASE RACK系列行李框。
![]()
285/70/R17尺寸的百路驰KO2 AT胎搭配FUEL的负值轮圈,虽然容易和别人“撞鞋”,但颜值和性能都不差。
![]()
OME的BP-51避振器已经快成了长途穿越用途越野车的标配。与同价位的氮气避振相比,它的优势是在中段行程运作时的舒适性,以及可独立调节的压缩与回弹阻尼,之前饱受诟病的漏油问题也在新一代产品上得到了改善。
![]()
这台LC200的改装也称得上是“顶级”方案了,即便这种改装风格的陆巡在澳洲“遍地都是”,但或许在每个心系远方的车友心中,都是百看不厌的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