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汉龙旷世,创业未半,而花光预算。
严格意义上来说,这是一个全新的品牌,全新到两年之后仍然没有人了解到这是一个怎样的品牌,印象中上一次进入到公众视野的,是某媒体发布的质量问题。
汉龙坏了,修起来一堆事儿。
过去我一直跟大家说,不要买小众品牌,不要买小众品牌,你们就是不听,为了点所有的蝇头小利看起来花哨的配置就舍本逐末。
![]()
买车,买的还是品牌跟品质,缺一不可。
品牌是保证产品一直向前奔跑的核心关键,好的品牌背后必然有好的研发团队以及运营团队,这是成为好品牌的先决条件。
而好产品的界定标准有很多,除了好的设计,好的质量,还有好的技术,好的稳定性以及好的适用性。
有些自主品牌做到了好的适用性,譬如说空间大,颜值高,尺寸大配置丰富,但这不等于一台好车。
![]()
譬如说汉龙旷世,除了好的适用性,其它什么都没有,这是最大的问题所在。
前阵子,汉龙旷世一封带有公章的文件直接捅破了所有二三线企业的生存现状,虽然还活着,但有的企业已经没了。
官方表示,由于种种原因引起的经营问题,企业停工停产。
汉龙企业从一开始,就没有摆正心态造好车,与众泰的种种瓜葛,注定了这家企业的核心立意是有问题的,譬如说首款车型与众泰T700千丝万缕的关系以及汉龙旷世的经营模式。
![]()
这家企业没有强力的研发以及运营团队,这加快了汉龙走向灭亡的速度。
当然,停工停产只是汉龙目前阶段性的问题,虽然只是企业玩的一种手段,但这家企业依然存在,从目前国内乘用车市场发展状态上来看,未来的趋势就是一些没有销量的企业在生死边缘徘徊。
这些企业宁可苟活着也不愿意撒手这一行业。
譬如说海马、华泰等企业,这些企业利用汽车板块拿到的其他资源,借助“还会重回汽车板块”的说辞继续生存,虽然从短期来看能够遮掩企业问题,但随着未来监管的越来越严格以及企业竞争的压力增大, 该走的总是要走。
![]()
汉龙的问题在于其出生在一个下行市场中,再加上企业本身的技术问题以及财力问题,今年特殊经营现状下,催生出了一系列的问题,这使得汉龙的问题被进一步放大。
事实上,汉龙挺悲催的,想学众泰那一套没学到,反而赔了夫人又折兵,车没卖出去几台,问题倒是不少。
良币驱逐劣币的情况会越来越明显,对于所有参与者来说,下行市场中的一切问题都会被放大,汉龙只是一个行业的缩影,其停工停产是行业淘汰汉龙的最终结果,而这种企业,未来还会越来越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