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发展正劲的恒大汽车动作频频,从基地启动试生产再到路跑,内饰曝光,量产已经进入倒计时。作为跨界者,恒大汽车不到两年时间便完成了“从0到1”的飞跃,消除外界各种质疑,在核心技术、产品品质、生产制造方面奏响“三部曲”,成为造车新军中不能被忽视的一股强大力量。
技术赋能 整合顶尖人才
早在造车之初,恒大就通过一系列国际并购实现核心技术世界领先,拥有了3.0底盘、动力总成、整车制造、动力电池等世界顶级核心技术,还以前瞻性眼光成立全球研究总院,采取全球一体化研发模式来进行研发。
据了解,恒大的全球研究总院在拥有3200多名科研人员,下设前瞻技术研究院、整车技术研究院、软件技术研究院、动力研究院、造型研究院等11大专业研究院,分布中国、日本、瑞典等地。恒大还招兵买马,挖来一众汽车大咖助阵,如曾任东风汽车研究院院长的方驰,曾任美国福特汽车高级技术专家的徐性怡,原阿尔特汽车设计总监陈群一,都属业界大拿。
这支强大的研发天团,在恒大拥有的顶级核心技术基础上进行研发,大幅缩短研发周期,将恒驰系列快速落地。
超高标准 打造一流品质
一年前的许家印,为了打造高品质恒驰,走访了23个国家、47个城市,先后考察了58家全球汽车工业龙头,与4家工程设计龙头、15位造型设计大师、110家龙头供应商合作,建立起三大世界级“朋友圈”,从研发设计、造型设计、零部件供应三大方面,保障恒驰的品质。
一年后的许家印,作为恒驰1的首批体验官,向公众展示了车恒驰充满豪华感和未来感的内饰。
在这一年里,每一次恒驰的亮相都可以用惊艳来形容,比如8月发布的六款恒驰,造型款款出色;又比如日前披露的路跑身姿,优雅而灵动。
这些表现,都是恒大在品质上很下功夫的结果。未来,突出的产品品质或将成为恒驰最大的市场竞争力。
成本控制 量产进程加快
随着特斯拉售价一降再降,“性价比”在新能源汽车市场竞争中的杀伤力,展现得淋漓尽致。
恒大从一开始就考虑了这个因素。为此,恒大在生产制造环节下足功夫,通过多个按照工业4.0标准打造的生产基地,以世界最先进的装备、工艺和智能制造实现生产效率、产品合格率及品质的大幅提升,确保恒驰拥有巨大的成本优势。
此外,恒大还制定了足够大的产能目标,按规划恒大2025年产销将达到100万辆、2035年产销500万辆,规模化生产不仅是恒大市场野心的表现,同时也是成本控制的重要手段。
目前,恒大位于上海、广州的汽车生产基地已经全面启动试生产,随着明年下半年量产开启,恒大汽车能否带来行业格局的改变,将很快见分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