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大作为一家国内无人不知的房地产龙头企业,早在十年前,许家印就提出了多元化发展的方针,也是从那时起,恒大开始进入文化旅游产业,并取得了一系列的成功,尤其是中超7冠王广州恒大俱乐部,堪称是许家印最成功的投资之一。而在8月28日,亚冠四分之一决赛上,恒大队员们球衣上突然出现的“恒驰”引起了大家的关注。
恒大进军新能源汽车行业以来,大动作频频,恒驰品牌在亚冠赛场上的推出,则是至今为止最高规模的“官宣”。而最近恒大与本特勒、FEV集团完成了3.0底盘架构知识产权转让的新闻,也是登上了各大平台汽车板块的头条,象征着恒大汽车全产业链布局的成功闭环。了解恒大集团发展史的都知道,恒大无论在地产、旅游、健康还是足球领域,都是秉承着要么不做,要做就要不惜代价做成、做大、做强的战略思想,这种战略思想同样适用于新能源汽车。对于造车,恒大的决心一直是有目共睹的,速度也是其他新势力赶不上的。而且不光是速度,恒大可不止满足于与各路新造车势力分一块蛋糕,而是凭借自身实力打造一个属于自己的汽车全产业链布局,一个真正的新能源帝国。
在造车新势力当中,恒大也可谓是一个异类,它与一般造车新势力最大的区别就是,自己有实力,不求人。所谓自己有实力,就是不做PPT、开发布会,势大力沉,全部自己掏钱,造车不求人。从今年早些时候开始,恒大在汽车领域的收购动作就没有停止过。通过收购、合作的方式不断拓宽技术“护城河”,避免在核心技术领域出现“卡脖子”的尴尬局面,并且逐步打通汽车全产业链闭环,在造车领域上演了一出前所未有的用金钱换时间的好戏。那么就让我们细说一下,恒大这一年究竟都买到了些什么,为什么说他们不是闹着玩的。1月15日,恒大收购NEVS(瑞典国能)51%的股权,同时获得多数董事席位,这意味着恒大取得了国内独立造车的“双资质”,也买到了瑞典知名汽车厂商萨博多年积累的汽车技术。
1月24日,恒大收购了上海卡耐新能源58%的股份,这家公司的技术来源于被誉为“锂电池之父”的小泽和典及其研发团队,是国家动力电池和电池系统系列标准的主要制定者之一,这使得恒大成为了一家拥有动力电池研发、生产能力的造车企业。
1月29日,恒大入股柯尼塞格,得到了20%的股权,使得恒大汽车获得了一个汽车界家喻户晓的合作伙伴,不光可以提升品牌形象,未来在轻量化、空气动力学等柯尼塞格深耕多年的领域上也可以获得诸多的技术共享。
3月15日及5月30日,恒大接连收购了荷兰e-traction及英国Protean两家轮毂电机生产企业,轮毂电机可以省去了80%的传统传动部件,可以实现更高的传动效率、更佳的操控性能、更灵活的设计、更强的成本优势。其中全资收购的英国Protean是世界公认的乘用车轮毂电机研究领域最领先的企业,使得恒大在未来可以独立生产、研发最重要的驱动电机。
7月23日,恒大与德国hofer动力总成集团成立了合资公司,意味着恒大拥有了一家在新能源动力总成开发、测试方面拥有丰富经验的合作伙伴(全球各大知名车企基本上都是hofer的客户,hofer也是F1的KERS系统的主要供应商)。而在最近的9月2日,恒大与本特勒、FEV集团完成了3.0底盘架构知识产权转让,恒大拿下的3.0底盘架构是目前世界最先进的纯电底盘架构。新能源汽车底盘架构先后经历了三个技术发展阶段:1.0底盘架构是“油改电”底盘架构;2.0底盘架构是纯电动底盘架构;3.0底盘架构是在纯电平台基础上,通过模块化设计,将动力系统、悬挂系统、控制系统和制动系统等世界领先技术高度集成,此举也使得恒大的造车全产业链成功闭环,成为了一家真正有实力从车身到电机、电池、完全自主研发的新能源汽车的企业,正向研发是实力者的通行证,是恒大造车的正确打开方式,这也是其它的造车新势力不可比拟的基因优势。
尽管恒大在造车领域里的疯狂扩张引起了巨大的关注,但依然有很多人在问,恒大为什么要造车?从营业数据来看,地产依然是恒大的摇钱树,年销售总额高达6000亿元的恒大比任何一个汽车企业都活得滋润,尤其在这两年,汽车市场的疲软让人们不得不思考许家印的造车动机。许家印曾经提到过,恒大未来要进入的产业必须足够“大”,发展若干年后,其销售额能够达到百亿甚至千亿,只有这样的产业才能够和现在的恒大相匹配。所以,以恒大的资金体量来说,与房地产并列为经济风向标的汽车领域无疑是最好的选择。而且,随着国家城镇化速度的放缓,恒大也不得不重新调整产业布局,来规避未来房地产市场下行的风险,有房之后,就要有车,这也是中国人的消费习惯。作为发展中国家,中国的千人汽车保有量也只有美、日等发达国家的1/3不到,还有很大的发展潜力。在国家鼓励新能源造车的今天,吃准政策,激流勇进无疑是恒大的一步狠棋,对产业以及自身的发展都将产生深远的影响。
据悉,恒大汽车集团首期规划100万辆产能,这是一个什么样的概念呢?2018年全国新能源汽车全年销量达125.6万辆,2019年的预期销量为160万量,2020年的预期销量为216万辆。哪怕到2020年,恒大的首期规划也要占到一半左右,这已经不是梦想,都可以用野心来形容了。恒大定下的终极目标是3-5年成为世界规模最大、实力最强的新能源汽车集团。而在疯狂收购之后,如何整合资源,管理供应链,尽快研发并量产新车,成功通过营销推向市场都是恒大面临的问题。毕竟,造车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恒大虽然有钱,但是造车是技术密集型产业,能否成功,还要看后续运作。不过至少恒大已经开了个好头,新能源汽车领域当中一系列前所未有的大动作让人们感受到了恒大的信心和决心。
在雷厉风行的扩张之下,恒大新能源汽车已构建覆盖整车制造、电机电控、动力电池、汽车销售、智慧充电、共享出行等领域的新能源汽车全产业链,在各关键环节都拥有世界最顶尖的核心技术,新车的量产和推出也只是时间问题了。试想一下,多年之后,买恒大房送恒驰汽车的场景会不会出现呢?我们拭目以待。
![]()
![]()
点个【在看】,让叫兽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