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国内汽车市场竞争的强度越来越激烈,越来越多的自主品牌在自身实力不济、产品口碑太差等各种内外因素影响下,陷入了持续性的倒闭潮当中,在乘联会统计的58家自主品牌中,至少有30家自主品牌车企月销量低于1000辆,其中大多数自主品牌车企事实上已经倒闭,自主品牌的市场份额也从巅峰时接近47%的水平,跌到了如今上半年33%多一点。事实上之前一线品牌的几位大佬对自主品牌最终能剩下几家的预测,基本上已经成为了现实,在我们看来,未来一段时间,自主品牌真正能够留存下来,还能有比较高的竞争力的车企,数量将是非常少的。
![]()
之前有一种论调,那就是自主品牌的成片倒闭,主要原因在于消费升级,也就是很多国内汽车消费者对于汽车的消费需求提升,更多的消费者选择了价格更高的汽车产品,而自主品牌大多数的产品都属于廉价车。所以消费升级之后,这些自主品牌丧失了目标市场和目标人群,导致的结果就是这些自主品牌在丧失市场之后,难以为继!
![]()
当然这样的论调是完全站不住脚的,首先很多合资品牌也在推出低端车型,尤其是轿车产品,10万元以下的车型非常多,但是销量依然很好,那就说明在这一价格区间,需求是非常旺盛的,比如桑塔纳、捷达、起亚K3、雪佛兰克鲁泽等车型。同时权威数据显示,国内有6亿人口月收入不超过1000元,以此类推,事实上低端车的需求量还是非常大的,尤其是广大农村、城乡接合部以及城市低收入消费者对于这类车型的需求会更加旺盛,甚至在一些地区,已经成为刚需。因此,在我们看来,以低端车作为主要产品类型的自主品牌,如今陷入排队倒闭的情况,显然并不存在所谓的消费升级,而豪华品牌的销量增长,大部分原因来自于豪华品牌相对较大的降价幅度。
![]()
事实上,自主品牌排队倒闭,最主要的原因还是整个自主品牌的底层基础出了问题,也就是大家常说的核心技术和产品品质出了问题。之前几年我们就说过一个相对有代表性的案例,那就是同等价位的一辆国产车和合资车,国产车配置丰富,看起来高大上,合资车配置寒酸,就和一般的面包车差不多。刚开始用的时候,国产车的确开起来更好,合资车开起来哪哪都不方便。但是开上一两年之后,这辆国产车已经开始出现异响、油耗增加等问题,其他一些小毛病也开始陆陆续续出现了,但是合资车还是之前的问题,就是配置太低,核心产品力表现一点问题也没有。这其实是很能说明问题的,也就是说,同样作为低端车,自主品牌更倾向于将成本放在消费者能够看得到的外在配置和提升产品格调的东西上,而合资低端车则是更加注重汽车本身最核心的使用体验,也就是发动机、变速箱、底盘和装配,这其实就是差距了。
![]()
我们一直有一个观点,那就是自主品牌中有很大一部分车企进入汽车市场,是抱有投机初衷的,也就是进入国内汽车市场,还是为了挣快钱,很多车企看到国内汽车市场呈现井喷式发展,便在没有任何核心技术,也没有任何真正意义上的制造和装配经验的基础上,便进入了汽车市场,而且我们也发现,很多自主品牌新车的研发周期非常短,尤其是一些新品牌,推新车就像下饺子一样,速度和频率非常快,这显然是不正常的。
![]()
在这样的形势下,很多自主品牌的低端产品进入市场,以价格优势获得很多消费者的认可和青睐,但是很快,很多车主就发现,物美价廉这件事在汽车身上是不可能发生的,这些低端、廉价车各种出问题,各种小毛病,导致很多车主深受其害,当然最重要的结果是,自主品牌在市场最火热的时候,丧失了消费者的信任,等到整个市场出现低迷,消费者的购买需求更加理性的时候,很多自主品牌就被消费者给抛弃了,而一些合资品牌低端车的产品销量,反而出现了增长,市场份额不断向更加优势的汽车厂商和品牌聚拢。
![]()
所以在我们看来,自主品牌如今成片排队倒闭,绝非国内消费者崇洋媚外,也不是所谓的消费升级,而是绝大多数自主品牌自身在产品底层不作为,投机取巧赚快钱。在产品核心层面不做研发,在产品最基础的装配、制造,以及相对核心的发动机、变速箱、底盘方面,技术严重缺乏,回头想想,目前已经掉队的自主品牌,有多少有自己的发动机、变速箱技术?基本上都没有!所以在竞争加剧的情况下,这些自主品牌自然就无法避免被淘汰的结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