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SUV市场颇为热闹,像冠道,大众Atlas,雪佛兰Equinox都有新的消息。但是中国品牌的SUV也很有活力,比如众泰SR9,MG的新SUV和奇瑞的瑞虎3X都或刚刚上市,或即将发布。

我们知道合资或进口品牌的SUV可以从多个方面打动消费者,比如品牌,比如豪华性,比如动力,甚至单单是外观。那中国品牌的SUV就仅仅凭借低价高配打动消费者么,其实也不尽然,现在中国品牌SUV已经有不少车型具有了与合资车刚正面的能力,这也使得厂商有了更丰富的策略可用。今天冷叔就想和大家一起谈一下中国品牌SUV的生存之道。
仍处于模仿阶段的车厂
现在中国品牌厂商的发展阶段其实不是平均的,有些发展的早的可能已经拥有了不错的实力,而其他一些车厂则还处于初级阶段,比如众泰。

众泰最近弄了个大新闻,发布了一款无论外观还是内饰都与保时捷Macan有七八成相似的车型,这款叫SR9的SUV也被网友们戏称为众泰保时捷。车厂在初始阶段通过模仿积累经验是本无可厚非,但是在其他厂家纷纷走向自主设计和自主研发的道路时,还在用高仿的手段生存,就让人有些不佩服了。其实众泰的不少车型销量较好,完全有资金进行自主研发的。
以低价高配错位竞争的车厂
在厂家有积累以后,能够保证整体质量的情况下,采用低价高配的方式是很能让消费者买单的,这就是性价比的作用。这个阶段基本上是所有车厂走向成熟的必经阶段,不要说中国品牌的厂商,哪怕是福特,丰田,现代这些不同国家的大集团,也是从这个阶段走过来的。

现在还处于这个阶段的代表有长安和奇瑞。长安的CS15,CS35,CS75都是各自细分市场的比较畅销的车型,除了长安源自于军工的稳定品质外,较高的性价比也是重要的销量推动力。

奇瑞算是中国品牌中进入SUV市场最早的厂家之一了,瑞虎这个名号还是相当叫得响的。只是不知道为什么,奇瑞一直没有对瑞虎进行高端化改造,尽管最新一代的瑞虎系列车型,比如瑞虎3X,无论在设计上,品质上还是配置上都已经相当高了,但是价格还是处于低端定位。也许奇瑞正在酝酿推出一个较高端的子品牌,只是我们不知道吧。
只走高端,与合资品牌硬刚的厂家。

在中国品牌中,有的厂商一开始起点就比较高,所以就高贵冷艳不走低端路线了,没错,说的就是上汽的MG和荣威。它们分别推出了锐腾和RX5这两款紧凑级SUV,这两款车型无论是外观内饰设计上,配置上,还是动力上都达到了较高的水准,所以在定位和定价上也脱离了同级中国品牌SUV的主流区间,转而直接与合资品牌车型竞争了。
虽然从销量上看,这两款车型还谈不上成功,但是他们转型和挑战的勇气是可嘉的,也许经过两三代的发展和积累,他们就赢了呢?
高低搭配,全面发展的厂家。

前文说到奇瑞算是进入SUV市场最早的厂商之一,那另一个厂商就是吉利了。对中国汽车市场关注时间长一点的人都知道吉利早期制造的车有多粗糙早,模仿痕迹有多重,但是当你看道这几年的博瑞,博越,远景的设计和整车完成度时,肯定会惊叹它们进步速度之快。

目前吉利还是采用的是高低端全面发展的模式,在高端它有博越(而且销量已经很不错了),在中低端有GX7有豪情SUV以及远景SUV等集团化竞争。最近吉利又发布了新的高端子品牌LYNK&CO,很巧的是,这个品牌的第一款车也是SUV。而且它的竞争对手已经不是丰田大众等平民化品牌的车型了,而是奥迪,宝马等豪华品牌的车型。写到这里,冷叔忍不住要说一句,要是中国再多几个吉利这样的厂家就好了。

那么除了吉利以外,还有其他采用了高低端搭配,全面发展的厂家么,其实有的,比如传祺除了有热卖的GS4外,最近又推出了GS8;而哈弗除了有H6,还有H7,H8和H9。虽然他们的高端车还没有像吉利那样取得成功,但是这个积累的过程还是必要的。
车控总结:诚然,中国的汽车市场还在发展中,中国品牌的厂商们也并不是都很成熟,有很多缺点,会造出一些消费者觉得不喜欢的车。但是大部分厂商还是在踏踏实实的研发技术,制造靠谱的汽车的,还有一些走在前面的厂商已经具有了国际竞争能力。作为消费者,我们应该用脚投票,支持那些踏实造车的厂家,同时也给他们一些发展的时间和空间,也许在不太远的未来,又会有更多厂商变得更强大,并制造出不输进口车的好车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