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前,混动是一张大大的王牌,丰田在这头,对手不知道在哪头。
后来,混动是一条楚河汉界,丰田在这头,本田在那头。
现在,混动是一锅大杂烩,各大品牌都炖在里头。
首先说起混动车型,很多人会想到日系“两田”毕竟深耕混动市场多年,有着过人的效率和扎实的技术。但你敢相信吗,国产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是比亚迪,比亚迪F3DM是全球第一款上市的不依赖专业充电站的双模电动车(信息来源于百度百科)。
它首次使用了无变速箱的串并联构型。采用了16千瓦时的锂电池,主电机和副电机分别有50千瓦和25千瓦的最大输出。
其实混动技术的核心就是让发动机在最优工况下工作,达到节油的目的,目前主要有三种分类:
油电混动,插电混动,增程式。
那这三者孰好孰坏呢?
油电混动:在能量获取上完全依靠汽油,但是汽车有能量回收机制,增加一套永磁同步电机,汽车刹车时可回收动能,储存在电池内,低速起步时可依靠电机启动。这种车型只要像传统的燃油车型一样,按时加油,那就可以正常使用。
因此,在很多限牌政策比较宽松的中大型城市,以丰田的“双擎”系列、本田的“锐混动”系列为首的油电混动车型,有着非常出色的销量和能见度。
不过普通的油电混动车型,没有新能源补贴,相比同型号的燃油车型保值率较低,而且也不能上新能源牌照。价格要比同型号燃油车型更贵。
插电混动:动力来源有两种方式,一是燃油、二是充电。可以依靠纯电有着更长的续航,城市短途通勤完全可以当电动车用,零排放用车成本更低。
在电量不足时,可以像油电混动车型一样靠发动机来提供动力,并且可以像增程车型一样,对电池进行充电以供后续使用。而且可以上新能源牌,享受新能源补贴。
总体来看是不是觉得插电混动几乎是完美车型?其实它的缺点也很明显,在燃油状态,油耗比较高。以卡罗拉插电混动为例,比同价位的油电混动版本价格更高,同时也更不保值,车型选择的余地也很少。
增程式混合动力:相比前两者摆脱了传动轴,就是用发动机进行发电,电动机进行驱动的车辆。增程式混动汽车更像是一台电动车加了个发电机。没有了发动机到车轮的这套传动机构,使用电动车平台即可。
在“理想”状态下,增程式汽车比起燃油车要更节能。一般都可以达到节油50%的效果,而续航能力又比纯电动车要长。
缺点:发动机和发电机都无法单独直接驱动车轮,所以在转换的过程中,会造成一些转换功率的浪费;而且充电效率和动力输出需求的不等价,加上多了一次转换驱动,从而油耗会偏高。可以理解为,当车辆在高速公路,或者在拥堵的城市道路工况的时候,增程器开启状态下,核算下来也并不省油。
混动车型最大的特点就是省油,不管是哪种混动模式,总体来说都会比同型号同级别的燃油车更省油,不过,买油电混动车型真的是为了省钱吗?
如果把混动车型放到中等或者更高级别的车型上的话,你会发现它们同等配置下,汽油版和混动版的价格差也会相应放大到2万乃至更高水平。然而,这一点并没有阻挡这些中高级混动车的热销。因为它除了节油优势之外,还有着比普通版汽油车更强的动力、更高的配置,而且静音性能、舒适性也比汽油版更出色。
在电动化的大趋势下,混动方式是由纯燃油向着纯电动过度的一个阶段,如果对于纯电动续航里程有过多的焦虑,以及没有充电条件,混动车型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在这三者混动车型中,增程式的效率最低同时也最小众,在乘用车领域反而像“脱裤子放屁”相反在大型商用车领域才是更适它一展拳脚的地方。
而插电混动车型完全是政策方面的产物,会出现“有电时像龙、没电时像虫”一般的尴尬,仅适合于大城市对牌照有需求的人。
总体而言普通混动的技术更成熟稳定,同时市场保有量很大,如果要选择混动车型,普通的油电混动才是最优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