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汽车商报常务副总编辑 张金星
相比上一届,今年的北京车展来得似乎早了一些,多家主流车企甚至在离2018北京车展开幕还有10天的时候就开始陆续举办大型的新车或战略发布会,将本来“应该”在车展首日展出的“看家宝贝”提前抖搂了出来,引得朋友圈里的媒体朋友们纷纷感慨:今年这是怎么了?
在笔者看来,今年的北京车展可能就是一个正在形成的“分水岭”,在这之前,厂家对车展的重视程度都是第一位的,为了在车展首日获得最大的关注而无所不用其极。除了最高级别的领导、最新最重磅的产品,还要最炫酷的舞台,以及最强大的媒体阵容。而就在今年,很多车企好像一下子想开了:为什么非要在那一天争得头破血流,把自己搞得筋疲力尽、狼狈不堪?提前单独为自己定制一个专属的Party不是更好吗?
我在这里不禁要为这些车企点赞,因为他们的所作所为,或许可以让今年,以及未来的车展变得安静一点儿。
我们的车展或许是规模最大的,或许是观众最多的,但并不见得就是最成功的。稍微动一下脑筋,就可以列出当下车展的几条“罪状”。
无比嘈杂的音响。在走进展馆前,听见展馆内的隆隆作响,可能还会有一些期待和兴奋,但真正走进展馆内,各个展台毫无章法的音响就变成对耳膜的摧残。甚至一度让人想起泼妇骂街的场景,似乎声音不够大,就在气势上输掉了一样。甚至经常会出现,本来一拨人围在一个展台前欣赏,结果突然就被另外一个展台的音乐吸引蜂拥而去,令人好不尴尬。
随时准备签单的销售。比起“展览”这个目的本身,车展更像是一个大市场,西装笔挺、头发锃亮的小哥站在展车旁边可不是单纯给人介绍车辆性能配置的。当然,在车展最开始的媒体日可能会好一些,等到了普通观众日,车展的烟火气瞬间就达到了峰值。什么最新科技,什么未来趋势,我只是来看看我中意的那款车在车展上买是不是能便宜2000块钱而已。
从1990年第一届北京车展算起,中国的汽车展览业至今已经走过了28个年头。伴随着汽车展览行业的发展,中国汽车产业也不断发展壮大。可以说,车展绝对是有其积极意义的,只不过,与车展相关的管理似乎并没有跟上时代,车展处在一种无限生长、贪大求全的状态,因此也伤到了很多车企的心。
选择在车展前后单独办自己的品牌活动,可以说是一种“出逃”,也是一种无奈之举,谁不想成为集万千目光于一身的红花,谁又甘愿做不起眼的绿叶?与其百花争艳,不如做自己的主角。
当然了,今年的北京车展注定还是极其热闹的,“另起炉灶”并不意味着完全放弃车展这个大战场。想要看一场安静的车展,我们恐怕还要等很多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