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两会刚刚结束没多久,美国总统特朗普宣布要对价值约600亿美元的中国进出口商品征收惩罚性关税。虽然中国汽车对美出口量不多,且主要还是零部件,很多人认为直接影响有限,但是这一事件所潜藏的各种不确定性,给中国汽车未来的发展带来了很多变数,也给中国汽车如何在新的国际经济和贸易环境下进行全球化发展,敲响了警钟。
巧的是,两会期间,不少汽车行业的代表委员已经就如何推进中国汽车走出去,提出了具有远见的建议议案。奇瑞汽车董事长尹同跃,是首次当选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他提出的《关于加快我国与各国签定自由贸易协定进程以降低汽车出口关税》、《关于加强“一带一路”倡议中“基金与产业”、“政府与企业”融合推进》这两个建议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和前瞻性。
2017年,中国汽车总销量近3000万辆。出口总量仅仅只有89.1万辆。两者差距太大。中国市场虽然是全球第一大市场,但是其增幅很可能只有3%甚至更低。中国汽车产业未来的发展不仅要立足国内,更要面向全球市场。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发布数据显示,2017年,我国汽车出口89.1万辆,同比增长25.8%,呈现较快增长态势。其中,乘用车出口63.9万辆,同比增长34%;商用车出口25.2万辆,同比下降8.9%。2018年,中汽协预计我国汽车出口有望重回百万辆。
当前,中国汽车品牌出口国主要是伊朗、智利、阿根廷、埃及、秘鲁等国家,并取得了不少成果。以奇瑞为例,奇瑞汽车是走出去的积极践行者。2017年奇瑞在伊朗销售6.6万,市占率达5.5%;在埃及,奇瑞市场占有率达5.5%以上;在南美的智利、阿根廷、秘鲁、厄瓜多尔等国家市占率均达到2%以上。奇瑞已连续15年位居中国乘用车出口量第一位。
截至2017年底,奇瑞海外市场累计销量已超过130万辆,占同期中国品牌乘用车出口的30%左右。国家落实“一带一路”战略,奇瑞更加速布局沿线国家和地区市场,在“一带一路”沿线60多个国家中的46个国家进行市场布局,这些国家地区的市场销量已占到奇瑞海外市场销量的80%以上。在出口产品的同时,奇瑞还在沿线国家布局研发、生产、零部件配套生产体系等,带动了国内汽车产能及汽车装备制造业的输出。在伊朗区域,奇瑞已成为仅次于伊朗两大国企的第三大汽车企业,是伊朗第一大外资汽车企业。
正是因为坚持海外市场布局发展多年,因此,奇瑞才最能感受到当前中国汽车品牌所面临的主要共性问题和挑战。一方面,中国的主要市场也是其他很多国家汽车企业的目标市场,国际竞争已经从单纯的市场竞争变成了国家间的经贸合作政策竞争;另一方面是“一带一路”建设进入落实阶段,国家很多扶植政策还没有惠及汽车。
尹同跃董事长提出的这两个意见切中要害。《关于加快我国与各国签定自由贸易协定进程以降低汽车出口关税的建议》提出,建议商务部加速与国外主要市场国家和地区签订贸易协定或关税联盟,比照日韩等国的汽车关税政策,制定中国汽车的关税政策,尤其是针对巴西、墨西哥、哥伦比亚等中国汽车行业主要出口市场(南美市场)的关税政策。
《关于加强“一带一路”倡议中“基金与产业”、“政府与企业”融合推进的建议》提出,建议国家能够引导“丝路基金”等基金向汽车、装备等中国优势产业的倾斜;金融机构加大对“走出去”的汽车、装备等制造产业金融支持力度,采取措施帮助中国汽车、装备等制造产业规避汇率风险,降低损失。
可以看出,在国内市场微增长,新能源发展势头迅猛的新形势下,中国汽车产业的海外发展、全球化布局已经成为各大汽车公司不可忽视的战略选择。出口贸易、海外投资设厂、跨国并购等等,各种类型的全球化发展,已经屡见不鲜。海外发展已经从单个企业的行为逐渐变为整个行业的诉求。这就需要国家从更高的层面,从顶层设计角度进行统筹规划,在国际经贸政策、国际金融政策、海外投资扶植政策等方面,把汽车产业纳入其中,为汽车行业提供更好的条件,参与国际竞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