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过去的几年中,上汽大众借着火爆的SUV市场,旗下的途观一直备受追捧,之后推出的途观L也是如此,在今年,一汽-大众也推出了自家的中型SUV-探岳,探岳作为一汽-大众旗下的首款中型SUV,在品质方面能否让人满意么?本次2018有车以后十大SUV测试中,为你揭晓答案。
实测车型为探岳 2019款 380TSI 四驱旗舰型,也就是顶配车型,在对做工用料的考验中,我们打算对它的以下四点,进行检验。
1.车身间隙
2.车身油漆厚度
3.车身用料
4.安全设计
一辆车在生产线上要经过了焊装、总装等一系列流程,因此,车身钣金拼接之间的缝隙大小从某个程度上反映了整车制造的工艺水平。
钣金间隙我们选取机舱盖与尾箱盖左右两边均匀分布的三处位置进行测量,最后统计并计算得出平均值与最大差值。探岳的测试结果如下表所示:
从实测结果可以看出,探岳车头盖的接缝非常均匀,但尾箱盖就稍差,接缝间的差值也相比车头盖要大不少。
与同级别车型相比,探岳的装配工艺非常不错,车身最大间隙的差值仅为1.5mm,平均间隙在过去测试过的车型中也处于拔尖的水平。
车身漆面除了美观外最主要的作用就是防锈、防腐蚀。一般来说,相对厚的漆面能为车辆带来更加优秀的防锈、防腐蚀能力,剐蹭后也不容易伤到底漆,用料相对比较实在。而漆面厚度的分布情况,则能反映厂商的喷涂工艺。
在我们测试过的车型中,探岳相比其它德系车型在漆膜厚度上要薄一些,但车身各个部位之间的漆膜喷涂的很均匀,各个部位之间的差值也很小。
相比同级别车型,探岳在漆膜厚度要偏薄一些,最大厚度的差值处于居中的水平,总体来说,在车身的喷涂工艺上探岳可以获得一个好评。
对于车身用料的考察,主要是看其使用的车身材料(钢还是铝)、工艺手段(点焊还是激光焊)等,这部分表现与车辆的隔音、驾乘质感、甚至是安全性直接挂钩,所以也是考究一款车是否有足够诚意的项目。
在车身用料方面,探岳比较常规,并没有什么出彩的地方,车身各个部位的用料都合乎自身的水准,但美中不足的是,我们测试的这台价格超过了30万元的顶配车型发动机舱依然采用的是手动撑杆,对于这个体量的SUV车型来说使用起来不是很方便,希望能得到改进。
车内用料方面,探岳在中控台上方采用了搪塑软质材料,中间还采用了类似碳纤维材质的装饰面板,非常美观,不足的是车门板上大面积的硬塑料给人感觉质感不是很好,毕竟这是一台指导价超过了30万元的车型,多少有点影响档次感。
探岳车窗全部支持一键升降功能,并配备了车窗防夹,此外,该车还配备了膝部气囊,对于乘员保护更到位,在安全设计方面考虑得非常周全。
在做工用料测试的环节中,探岳在车身间隙、漆膜厚度两个方面都很不错。在车内用料上,内饰板和车门板上的硬塑料面积过大,有些影响质感。安全设计方面配备了全车车窗以及天窗防夹、后排中央座椅头枕,除两驱舒适版车型之外均配备了膝部气囊,安全考量非常周全。虽然有小的瑕疵,但总体来说,探岳的做工用料还是值得肯定的。
往期回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