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车的时候我们往往在车价上和经销商斗智斗勇,费尽心机谈到一个满意的优惠,不料却在后续环节中不知不觉遭遇逆转,明明到手的折扣又一步接一步回流到经销商那里,到头才醒悟其实我们自始至终都被玩弄于鼓掌之间,白忙活一阵。
经销商的招数防不胜防,来看看通常有哪些套路引我们入坑。
一.价格包装
车辆价格仅仅是购买一台车涉及到的各种款项之一,要能让新车上牌落地,还会包含其他费用,比如交强险、商业险、购置税、车船税、检测费、牌照工本费等等,除此以外可能还包括按揭贷款的费用、装饰装潢的费用……即使我们在车辆价格上成功讨价还价,也可能因为在其他环节疏忽大意被经销商逆袭。
![]()
经销商通常在车辆裸车价上进行包装,以一个巨大的优惠吸引眼球,但在其他费用上布下陷阱。比如一台指导价20万的车促销到15万,达到心理价位,但签订合同后才发现需要捆绑按揭贷款、捆绑保险、强制加装毫无意义的装饰等等,如果不接受这些条件就不卖车。
而在这些项目中,按揭会收取一定比例的手续费;保险几乎没有折扣;加装附件汽配城品质4S价格……更有甚者还创造出各种名目的费用,诸如出库费、调车费、4S店收取的上牌费、车源协调费、早期的暂住证办理费等等。一不留神就带你入坑,任何几个费用就能蚕食掉之前费尽心思谈回来的裸车价折扣。
在这些诸多费用中有些是必须的,比如保险和车管所收取的税费,有些是经销商擅自增加的,消费者不用在裸车价单单这一项上纠缠太久,擦亮眼睛的同时把总费用谈下来才能少走弯路避开套路。
![]()
二.如何谈价?
谈判前应该了解以下几点——
1.进店谈价之前还是得先做功课做到心中有数,可以通过网络或者论坛或者懂行的朋友先了解别人买车的价格,不管真假你总能获得些信息。
2.不要试图通过电话问到优惠,除非你和熟悉的销售顾问通过手机沟通,4S店的座机都有监听,销售顾问在电话里面报价已经超出了规定动作,面临被处罚的风险。
3.多跑几家4S店比较价格,光靠去一家店踩点通常不会问出底价,买车毕竟是大件物品,还是应该跑勤快点。
谈判时的技巧:
有句话说得好,不以购车为目的的询价都是耍流氓,但凡做过销售的人对这句话都是有同理心的。如果安心买车,建议直截了当告诉销售顾问价格合适就会签单,请直接报价,当然言语能艺术点更让对方舒服。
![]()
这样做的目的一是为了打消销售顾问的顾虑,二是可以避开厂家对4S店销售接待环节的诸多流程考核,尤其是在高端品牌中这些流程更是繁杂,销售顾问会逐一完成车型介绍,卖点讲解,配置推荐,试驾,然后才能进入谈判环节,对于已经看准某一款车只需要价格谈判的消费者而言效率太低。
谈价时要围绕看好的具体车型来谈,举个例子可以这样问,"2168(指导价216800元那款车)那款现在什么政策?白色,办按揭,合适的话可以加装些东西,已经问过某家某家(同城其他4S店)了,最后在您这儿来询个价"。
其中"2168"是从业人员用来锁定车型的“行规”,通常一个价格会对应到具体某个车型的某个配置,用价格来记具体型号比起背“豪华型”、“尊享型”精准多了。如果你这样问,起码销售顾问知道你是已经做过功课选定好车型甚至被别家店的销售顾问影响过的了,不是来看着玩的,那么他也会很快进入角色跟你议价。
在各项价格谈好之后进入签订合同的环节,对于格式合同而言肯定是对4S店更有利的,但可以签订补充合同来限定好各个附加条件,比如保险折扣,按揭费率,各项附加费用,提车时间等,此时多谈妥一个事后就少一个坑,所以签合同不要粗心大意。
![]()
三.哪些配置或装饰可以选?
通常情况我们都不建议后期加装配置,尤其是对原车电路有改动的配置,会增加出故障的风险,但有些车实在是素(简配)到影响使用体验了,那不得不改造一下。
![]()
首要刚需配置,行车记录仪,道理你懂的。
次要刚需配置,倒车影像,无论车大车小,倒车的时候恰好钻个小猫小狗小朋友到车尾下面你从后视镜里是看不到的。
![]()
其他配置,如果是南方还是建议贴上膜扛夏日骄阳,不过颜色不能太深,否则晚上开车不安全。脚垫和后备箱垫按需选择,如果经常装些汤汤水水最好是防水脚垫。
至于座套就属于多此一举了,主机厂投入巨资研发的座面材料再怎么都好过汽配城的货,不需要牺牲自己的使用体验为下一任车主保护好坐垫。城市SUV也不需要再加装脚踏,底盘已经低到跟轿车差不多了,销售顾问如果使劲给你推销这些装备大可回绝。
买车的坑着实不少,但把握好总价原则就不容易被薅羊毛,不要花太多精力纠缠在车价谈判上,看准时机多问一句销售顾问,“我这车最后上路总共还得花多少钱?”很多坑便绕开了。
撰文|之见
图片|网络
编辑|白术
审校|兰青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