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编 | 张克环
编辑 | 张云洁
作者 | 秦义勇
来自汽湃(GREATAUTO)的报道
特斯拉为什么赢了?
同样30万元级别的纯电动车,国产品牌和特斯拉,你会选谁?
绝大部分人选择了特斯拉,市场销量(在此不作赘述)已经给了我们最佳佐证,这就是特斯拉为什么赢了。
特斯拉不仅赢在中国,还赢了世界。以特斯拉当前最火的车型Model 3为例,2020年1-6月142346辆的全球销量,让排在第二的雷诺Zoc连特斯拉的尾灯都摸不到。所以,特斯拉为什么赢了?这是个“世界性难题”。
但至于特斯拉为啥“赢在中国”?还是有迹可循的。
高大上的品牌形象
最新数据显示,中国汽车保有量2.7亿,说明汽车依然是少数人专属,而且绝大多数人有且仅有一辆这样动辄数万的大玩具,所以,能一步到位满足国人对车的所有幻想自然甚好,包括品牌形象、产品品质、售后服务,价格等。通俗点讲,相同价格,类似品质,谁更高大上,就选谁!
尤记得2014年第一次在街头偶遇一辆安静飞过的白色特斯拉Model S,那种对心灵的冲击至今记忆犹新:这就是传说中的特斯拉Model S,百公里加速不到3秒的纯电动跑车?羡慕,好奇,想拥有……
这或许是当时很多人的心理状态,也是特斯拉的高明之处:创造一种让人想要得到却又不容易得到的高大上姿态,勾起人们的求购欲。
早在特斯拉进入中国市场之前,特斯拉Model S就凭借电动车天生的性能优势热炒了一番,尤其是秒杀百万超跑的加速性能,成功勾起了无数人的好奇和痴迷。不仅如此,Model S 70万元+的售价媲美标准D级豪华轿车,也让无数人望而却步,进一步加强了特斯拉在人们心中可望而不可及的“高大上”形象。
后来,特斯拉终于推出了售价更加亲民的Model 3,虽然价格依然达三四十万元,但相比Model S和Model X,这已经是消费者能够买到的最便宜的特斯拉了。
“国际化的高端电动车品牌”+先入为主的品牌形象,这就不难理解,为啥一提到电动车,更多人想到的是特斯拉。至于消费者为啥不选择国产品牌——“人靠一张脸,树靠一张皮”,我不要面子啊?
当然,特斯拉能成功塑造高大上的品牌形象,靠得绝不仅仅是营销,其在产品设计(颜值)、综合品质、智能互联、自动驾驶、驾乘感受等方面,也是首屈一指的。这铸就了特斯拉一个尤为重要的特质:它是一辆好开的电动车。
无论汽油车还是电动车,终究是要开出去的,道路才是它们施展才华的地方,所以,好不好开?能否带来良好的驾乘感受?极为重要!!!
均衡而又强大的产品特质,这才是消费者笃定选择特斯拉的关键。换句话说,特斯拉不是一个虚胖子,而是一身腱子肉。而这些,也是国产品牌的差距所在。
完善的充电网络
就连理想汽车CEO李想都承认:“随着C端电动车的普及,越来越多手握新能源号牌的购买者不具备家用充电桩的安装条件。同时随着电动车保有量增加,公共快充桩的使用体验持续下降。因此,能够稳定解决最基本的充电体验是销量的核心基础。最基本的‘一日三餐’的竞争其实已经分出胜负,产品好和服务好是附加分。”
这是国产电动车品牌普遍的劣势,也是特斯拉的巨大优势。
数据显示,截至目前,特斯拉全球快速充电站达到2000座,充电桩设备达到1.8万个,自建超级充电桩数量在电动车企中位居首位。在中国,特斯拉拥有超过2500个超级充电桩和2400个目的地充电桩,遍布140多个主要城市的核心商圈和热门自驾路线。2020年,特斯拉还将在中国新建4000个超级充电桩,这一数字是过去5年建设总量的两倍,最终目标“一车一桩”。
不可否认,一些国产品牌车型在续航、充电、做工等方面达到甚至超过了特斯拉的水准,但谁会选择一辆“没电可冲”的电动车呢?虽然有点夸张,但在充电网络服务这一块,特斯拉确实远见卓识,优势明显。
马斯克的个人影响力
很多人忽略了特斯拉CEO马斯克的个人影响力。
可以说美国的文化输出还是很厉害的,“好莱坞”大片名震全球,其中“钢铁侠”是多少影迷心中的idol。而被誉为“现实版钢铁侠”的马斯克,更被狠狠地刷了一波屏。
或许因为中美之间的文化差异,崇尚个人英雄主义的美企老板往往更加注重自身影响力的塑造,也更懂得如何利用社交媒体等主流手段打造个人IP,进而“反哺”企业发展,这在马斯克身上体现得尤为明显。
记得2018年马斯克“不务正业”在推特售卖The Boring Company(无聊公司)推出的一款可以“打僵尸”的火焰喷射枪,售价600美元,短短一天1.5万支售馨,让The Boring Company瞬间进账数千万美元。如今,马斯克一条推特就可以左右特斯拉数百亿美元的市值起伏,也可以测试特斯拉产品的市场反馈,甚至影响销量。可见,CEO的个人影响力对企业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
有传言称,特斯拉甚至专门做了一套以马斯克为核心的企业运营方案。不管是真是假,马斯克个人对特斯拉发挥出的巨大影响力毋庸置疑。
如今,特斯拉以3000亿+美元市值高居世界第一,加之SpaceX和SolarCity(马斯克所属的另外两家公司)取得巨大成功,更加巩固了马斯克在人们心中的无所不能的伟大形象。反过来,如此魅力非凡的CEO,也为特斯拉疯狂加分。
这个社会是崇尚强者的,无论是马斯克,还是马云,能成就一番伟大事业者,自身本就卓尔不凡。特斯拉固然是不完美的,但马斯克给到了消费者瑕不掩瑜的信心,最关键的是,特斯拉确实做到了,而且还在不断完善自我,不断推陈出新,不断创造新的惊喜。
是“灭顶之灾”还是“引狼入室”?
理想汽车CEO李想用“灭顶之灾”来形容特斯拉碾压式的增长势头,汽湃君无法苟同。许多人不明白国家在自主新能源汽车产业尚不成熟且需要扶持时,为啥要“引狼入室”?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先搞清楚国家为什么以优惠政策(允许特斯拉独资建厂,打破多年的合资厂商时代壁垒)、甚至提供贷款和场地,加速特斯拉的国产化引入?
眼下国产新能源汽车品牌面临的环境,犹如2010年左右的手机行业一样,较为完整的产业链,但是产业分散且顶级技术匮乏,产品眼花缭乱,缺乏有公信力的品牌。
而后,引入智能手机霸主:苹果。苹果的高技术和高要求,促进中国手机产业链的发展进阶到新的高度,而完善的供应链产业反哺国产手机品牌,华为、小米、OPPO、vivo、一加、传音等正是利用供应链的完善和技术优势迅速崛起。最终,在经过一番残酷的自我救赎之后,中国手机品牌逆向崛起,并成功走向世界。
即便如此,在核心技术领域,国产手机依然被别人卡脖子。锤子手机创始人罗永浩曾说过一句经典评论:除了华为,其他国内手机商都是组装。即便是超级自立自强的华为,在手机芯片领域至今受人遏制。
现在,不难理解国家为啥看似“赔了夫人又折兵”,也要引入特斯拉的良苦用心。
说简单点,是放入一条鲶鱼甚至鲨鱼推动国内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快速发展,实现弯道超车,解决我们以往在内燃机汽车时代的落后劣势;
说复杂点,是“长痛不如短痛”,加速新能源汽车品牌的优胜劣汰,完善我们自己的产业链,掌握核心技术,促进新能源汽车产业的自我蜕变;
说长远点,是推动新能源汽车的普及,优化生态环境,同时缓解国家对石油战略资源的依赖,缓解外界对我们卡脖子的潜在威胁。
结语
特斯拉为何赢了?说白了,还是当前国产电动汽车品牌的综合影响力、产品力太弱了,无法与特斯拉抗衡。
市场不是“人情”说话的地方,因为人情不能为消费者挣钱。市场不需要滥竽充数、以次充好的电动车,国家也不需要扶不起的“刘阿斗”,唯有不断的自我革新、自立自强,不断创造更有价值、更有公信力的产品,才能获得社会的认可。
版权声明:本文部分图片源自网络
如涉及版权问题,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公众号联系
如需转载请向本公众号后台申请并获得授权
文章推荐
探索沃尔沃XC60:豪华SUV中的安全典范 传祺gs4雾灯在哪开 传祺gs4倒车灯型号 比亚迪元用什么机油好 gs4空调滤芯怎么换 gs4自动空调怎么用 传祺gs4水箱在哪里 广汽gs4传祺换车门 传祺gs4仪表盘图标 传祺gs4雨刷怎么用最新文章
探索沃尔沃XC60:豪华SUV中的安全典范 传祺gs4雾灯在哪开 传祺gs4倒车灯型号 比亚迪元用什么机油好 gs4空调滤芯怎么换 gs4自动空调怎么用 传祺gs4水箱在哪里 广汽gs4传祺换车门 传祺gs4仪表盘图标 传祺gs4雨刷怎么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