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只要降价空间足,日产就能把大众的路给走了!
7月,日产在华销量狂砍12万佳绩,同比增幅高达11.6%,显而易见一产顶两田的实力愈发明显,今年1-7月日产国内销量累计达到71.7万台,相比于去年下滑13.2%。严格意义上来说,能够在今年如此车市状态下获得超70万销量,日产实力不遑多让通用、大众。
![]()
当然,巨量销售数据背后,是同级别无出其右的降价空间做支撑。日产车型相比于本田、丰田拥有绝对的价格优势,这是吸引消费者选择他的重要原因,7月多款车型销量破万,轩逸、天籁、奇骏、逍客斩获佳绩。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轩逸销量达到46851台,销量赶超朗逸。
对于大众来说,日产的确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强力对手,随着全新设计、全新技术的投入,过去三年消费者对日产品牌形象重新审视,配合终端动辄超两万余的终端降价空间,有着更强实力的轩逸配合着不高的终端价格,真正抢夺大众市场。
![]()
以价换量战略,让日产享受高销量的同时也增大的烦恼。
相比于终端降幅较小的本田、丰田两大品牌,虽然日产国内市场拥有出色的销量,但事实上终端价格更低意味着企业、经销商并未获得更好的利益,在品牌价值塑造上,日产并没有强势的丰田、本田风格。
不同于本田、丰田南北两大合资企业的是,由于郑州日产定位偏差、车型更替缓慢,事实上日产在国内只有一家东风日产。
![]()
没有制衡意味着无法激发日产相互竞争的动力,更无法通过姊妹车型打出差异化标签,在抢占市场份额方面,日产实力弱于本田、丰田。
事实上,日产目前已经遇到了发展瓶颈,权利收纳于东风日产一家之内,在巨大的终端降幅下销量依然无法与本田、丰田拉开差距,显而易见,日产也有自己头疼的问题。
比日产更头疼的是大众,纵然降幅较大,但日产仍然拥有紧凑的体系,出色的口碑以及超强的推动力,相比之下大众的问题在于硕大的布局下,有像日产这样攻城掠地的品牌蚕食市场份额。
![]()
轩逸销量超越朗逸,曾经不可一世的大众品牌在国内正遭遇日系围攻。
中级车市场中,迈腾、帕萨特销量合力勉强对抗雅阁,紧凑型车市场朗逸败北,轩逸封神,压死骆驼的不是最后一根稻草,而是每一根稻草,对于大众来说,每一款主力车型的下滑,背后都会新增无数焦虑。
对于日产来说,为了巩固国内市场的强烈,未来还会有实力更强的全新产品登场,在终端不少的降价幅度支撑下,显而易见日产瞄准的大众份额,也会一步步蚕食而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