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以来在车圈内有这么一句话:“人比人,气伤人”!言下之意,或许你多年未完成的梦想车型,人家还没怎么费事就拥有了,还一脸的无所谓;你垂涎许久的改件,动辄上万的金额,人家第二天就改好并且问你怎么样?好看吗?近日公社君偶然看到一份报表数据统计,研究表明,43%的购车用户不满3年就开始换车,或者是有了念头,还有14%的那简直可以用“惨绝人寰”形容,居然不到一年就要换车!
难道车真的越来越便宜?
WTF…现在的伙伴们换车频率都这么高的吗?(可能只是因为公社君太穷了吧!)即便现在去问一个10岁左右的小孩,他都会感慨,现在跟以前比,东西太贵了,更不用说大伙都是成年人了,以前的100块钱能用上好久,但是换到现在,你可能买颗品牌磁性螺丝都买不到,如同大伙的工资一样,所有物价都在上涨的同时,汽车的价格却在悄悄走起了下坡路。
这是一份1996年的汽车售价表,当年国民神车神龙富康,在1996年的时候,居然要卖到14.2万元,大众捷达也要卖到14.85万元,就连最便宜的两厢夏利售价也高达7.8万元,而现如今呢?走上新能源的、推出市场的、另起炉灶上升的也有,粗略算下来,当年10万左右的车型相当于现如今的5万左右了。
拿销冠车型帕萨特来说,公社君印象深刻的是2003年左右的时候售价在25万左右,而如今在售车型,起步官方售价就在仅在18万左右,更何况还有着不小的优惠政策,车企也无形中鼓励着大家去积极换车!
收入的提升,不可或缺因素
这张表格可以很清晰的看出,几年间的人均可支配收入呈现增长的趋势,大伙钱包越来越鼓的时候,车辆却在不断的下降,这难免出现了“价格拉锯战”的上演,这么一来导致了无论是自主品牌还是合资品牌,竞争愈演愈烈,这么看来换车频率高也可以理解了。
维修成本高
还记得前不久公社君一位朋友家的捷豹XJ,不小心出了点事故,一个大灯灯组就理赔了3万!汽车是消耗品,随着汽车使用的时间越来越长,零部件的磨损,线路的老化,从而导致故障的出现频率,相应之下,维修成本也就越来越高。
年审“羁绊”
如同上面所说的零部件一样,十年内你或许不用担心任何问题,但是过了十年甚至更久,各种零部件的缺失也就导致了价格的上浮,无疑成了一笔高昂维修费用,同样如此的按照现在的政策,新车六年内享受免检,但是超过六年后,就需要进行每年一检车,甚至超过15年后需要一年两检,这也就是为何国内市场老车越来越稀有的原因之一。
国家支持政策好
无可厚非的是不少选择购买新能源,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来自国家政策的,国家政府陆续推出多项购车政策鼓励消费者置换新车,作为先行城市上海政府也在前不久公布了一系列的购车,如国四排放及以下车辆置换国六新车将给予4000元的补贴,而购买新能源汽车将会有5000元的“充电补助”!
“聚”在最后
综上所述,各种政策的助推,人均收入的提升,都是影响着大家换车频率的“不可或缺因素”,不过十分遗憾的是,公社君只有一台开(Wo)不(Hao)坏(Qiong)的车。不知道大伙都是怎么过的呢?是多久换车的呢?评论区留言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