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伴随着韩国第四大汽车生产商双龙放出寻求潜在买家的消息,吉利或比亚迪,谁是正确答案?
![]()
如果不是最近外媒爆出来的一条新消息,相信很多人都早就忘了双龙汽车这个品牌。短暂的在中国市场里存活过一段时间之后,一些接触过它的人会知道,这是韩国第四大汽车制造厂商,如果接触的再深一些,会知道它的血脉里有着奔驰的基因,它的血脉里有着SUV基因,而且还造出过奔驰S级那个级别的豪华轿车。当然,关于它之后的发展轨迹,关注的人就不多了,流落之中,印度Mahindra持有双龙汽车74.65%股份。最近让它站到了热门讨论话题的原因,实际上也并非双龙搞出了什么亮眼的车,而是因为外媒爆出了中国汽车巨头吉利汽车、比亚迪汽车,有意竞购双龙汽车的股份。
![]()
在传出这条消息之后不久,吉利汽车杨学良很快的在社交平台上给出了相关答复,没有此计划。另一家被爆参与其中的企业比亚迪汽车,对此并未置评。截至目前,吉利汽车和比亚迪汽车对于收购双龙汽车的股权尚未有定论,并不排除有一定的可能性。如果梳理这桩可能发生交易的原因,答案在于双龙汽车亏损严重,不得不寻求外在的可能性。
![]()
印度汽车制造商马恒达(Mahindra & Mahindra)在2020年上半年遭受了重大亏损,它们计划从几项亏损的业务中抽身,这之中就包括双龙汽车。公开数据显示,今年前五个月,双龙汽车在韩国市场的销量为3.1万辆,同比下降35%。出口8097辆汽车,同比下降21%,截至目前,双龙汽车已连续13个季度出现亏损。对于目前持有双龙74.65%股份的马恒达来说,双龙汽车是手中烫手山芋的负资产。截至今年3月底,双龙的运营亏损已经达到2820亿韩元(折合人民币约16.4亿元),其负债率更是高达755%。据报道,双龙希望从韩国政府40万亿韩元的新冠肺炎救助基金中获得2000亿韩元补贴,但因为该公司在疫情爆发以前就陷入资金困境,所以目前尚没有资格获得政府的这一笔基金。面对着生存压力,双龙汽车寻求新的靠山,马恒达寻求抛掉不良资产。
1.车型制造和研发方面,虽然双龙近几年没有推出过什么特别重磅的产品。但,不论是小型SUV蒂维拉,还是此前的爱腾、柯兰多、享御等等,它们身上都有一个共同的特性,相比一般的城市SUV要有更好的通过性。究其原因,这与其1992年与奔驰在生产乘用车时的故事息息相关。彼时,奔驰决定把当时的奔驰E级的W124平台拿到韩国来进行开发,在后来奔驰S级轿车W140停产后,奔驰基本把它的全套技术转让给了双龙,包括变速器、引擎、前后桥及电子系统等技术,所以在后来的主席身上可以看到浓浓的奔驰风。
![]()
![]()
借由与奔驰的合作,双龙汽车成功的提升了自己的轿车、SUV、越野车技术。但,如果站在现在的角度来看,吉利汽车和比亚迪汽车手中也都有着一定的解决方案,双龙汽车的技术仅从先进性来看,并不对二者有非常大的吸引力。而且,越野车领域也是相对小众的一个品类,付出较大代价对于二者来说,也不划算。事实上,如果二者竞购双龙汽车股份成功,确实能一定程度上助力自己进军新的海外市场,印度市场、韩国市场。但,这之中所有竞购者需要算一笔账,韩国市场、印度市场能否为它们带来足够的收益,尤其在这场疫情之下。韩国市场的份额相对较小,主要的份额在现代、起亚手中,而印度市场的格局差异较大,占据市场的主力车型是价格低廉的入门车型,消费者对于价格较高车型的兴趣乏乏。显然,以如今双龙汽车身负的债务与亏损来看,接盘它们获得的收益,与存在的风险并不形成正比。
不论对于吉利汽车亦或是比亚迪汽车,以如今的事态和双方的经营与目标进行考量,接手双龙都不是明智之选。需要承担的风险更高,而所获得的收益需要长期经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