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汽车一直是许多人看好的新兴出行方式,而共享经济在此前也是大出风头,包括共享单车、共享雨伞甚至共享板凳都层出不穷,但和共享汽车的烧钱速度相比,都不够看,不过这种烧钱模式后的弊端也是显而易见的,先是共享单车陷入了倒闭潮,现在共享汽车平台也接连倒闭,让人不禁怀疑共享经济难道是一个“假风口”?
![]()
截止到6月份,国内的共享汽车企业共出现500余家,累计投放的共享汽车超过十万辆,但大部分都是默默无闻的出现然后倒闭,但最近几个知名品牌的撤退让大家意识到倒闭潮真的来了。
近日,共享汽车平台“巴哥出行”疑似倒闭,客服电话接不通,押金没有按时退回,并且拖欠员工的工资已有几个月,在运营方面也出现了问题。而巴哥出行始创于2016年10月,旗下车型包括奇瑞、北汽EV系列、江淮、比亚迪等,并且已经完成了两轮投资,依然避免不了倒闭。
![]()
无独有偶,更加有名的共享汽车品牌“途歌”也陷入了困境,旗下大量的共享汽车撤出了南京,而且据当地的运维人员声称,途歌目前还拖欠着20多万由南京工作人员垫付的油费和停车费。而这些撤出的共享汽车出现在了二手车平台上集中出售。与此同时在深圳、北京这些大城市,线下运营也出现了问题,许多网点不仅无车可用,大量的共享汽车还被停在了价格高昂的收费停车场。
![]()
途歌此前出名的原因是采用了大量的中高端精品车型比如Smart、宝马等车型,并且营销非常出色,在今年的北京车展上,途歌在场馆外停放了一长条由Smart和宝马1系组成的车队,虽然后来被交警拖走,但赚足了眼球,即便被罚了钱但要比做广告少得多。而针对南京撤退一事,工作人员给出的回应是为了给推出新服务而做准备。
倒闭实属意料之中
在去年,共享单车迎来了倒闭潮,此时人们把怀疑的目光投向了共享汽车,毕竟这是一个烧钱更为厉害的行业,而去在年底10月份,共享汽车企业EZZY宣布平台倒闭更是让人唏嘘,除了融资失败是直接原因外,根本原因则是成本管理没有做好。
![]()
共享汽车基本上都是以贴钱来盈利,而这么做无非就是为了吸引融资,要达到规模化的运营没有几个亿根本玩不转,除了资金有限外,共享汽车在运营、维修、车位、充电/加油等成本方面的投入更是加快了烧钱速度。
此外运营效率低下也掣肘车共享汽车的发展,对各地区的需求状况、后台调度、数据整合上的智能程度还限制了其发展,而基础设施比如停车位、充电桩的短缺也制约着共享汽车的发展。
![]()
而在用户体验上,共享汽车给人的感觉就是驾驶体验差、卫生状况不佳等等,这也是平台为了节省成本而减少开支所造成的后果,并且在安全问题上的矛盾也日益凸显,尤其是对于共享之后所带来的风险和定责更加难以把控。
而共享汽车的前景到底如何呢?
事实上,虽然共享汽车平台接连倒闭,但留下来的将是最后的赢家。对于消费者而言,它可以更加方便的满足人们的用车需求,和传统汽车租赁相比效率更高,并且在限行、限购的政策下,能提供一个条件相对宽松的用车环境。
![]()
对车企而言,共享汽车平台与传统车企的合作可以将双方优势最大化,平台提供好的管理方式,传统车企则打开了另一条销路,无疑是双赢的。
对社会而言,共享汽车整合了社会闲散资源,缓解了城市交通道路拥挤,提升出行效率,而这种模式在国外的成功证明了它是可行的,随着运营日益成熟,基础设施日益完善,资本和政策环境更加利好,共享汽车的前景还是明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