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周为了解决广大应届小鲜肉毕业生的出行问题,让他们不再被生活剥下所有尊严。。。
我特意写了一篇关于毕业买啥车的文章,结果在朋友圈毫无征兆地翻车了。
没错,翻车的原因不是因为我的导购不够良心、不够价廉物美,仅仅是因为颜值关不过,被大家一票否决。
而且绝大部分评论的都是女生:)
但对于“新能源车长得丑”这个观点,其实我自己是发自内心地同意的。
虽然大多数人觉得长得好丑只是眼缘问题,但放在新能源车上面,咱们要是细细研究的话。
还是能列出个一二三四来。
比例不协调
咱们平时说起一个人身材好,总少不了腿玩年、九头身这些赞美之词,其实归根结底就两个字——
比例。
从美学的角度出发,比例协调自然看得赏心悦目;比例不协调,就会看得浑身不自在。
那么说回咱们的新能源车,老实说目前买新能源车的人,要不就家里有house,充电桩随便装,买台特斯拉、宝马530,体验一下新鲜玩意;要么就是被限行政策、逼着体验新生活的娃,不得不让车牌带点绿。
因此后者类型的新能源,一般都是偏小型的,毕竟能上牌就好,也不奢求什么全尺寸SUV了。
比方说知豆D3、小蚂蚁400、众泰E200这类,定位就是最基础的代步工具,两座、车身高又短。
众泰E200 Pro
奇瑞小蚂蚁400
看起来就像一个竖起来的小方块,跟大众公认审美的那些修长豪车,真的是八竿子都打不着。
我猜杠精们一定会说奔驰家的smart,不好意思其实很多人没觉得它有多好看,而且smart已经连续N年亏钱。
连科比都救不了它。
只是奔驰财大气粗并不在乎而已。
成本
造车嘛,没有钱你玩个毛——硬塑料、织物座椅、接缝对不上等等,钱不够占了很大的因素。
“不对呀,我在网上看的那些内饰官图都很漂亮呀。”
大哥你都会说官图啦,人家即使不会ps也会photoshop呀。
由于本人经常试驾一些成本低、用料也不怎么样的车(暴露了我作为低级编辑的身份)。
因此每次在拍外观内饰的时候,总想着一个问题:“到底要不要把图给修得好看点呢?”
修的话效果当然会好很多,但用力过猛的话,大家就不知道真实的用料跟颜值;
要是不修的话,怕大家看不下去。
所以每次修图我都挺纠结的其实。
设计感
即使一辆车它的车型本来就不太受欢迎、再加上成本问题用料也不怎么样,但要是有一个好的设计师,说不定能加回不少分。
然而放眼市场上90%的新能源车,所谓的设计语言就是那三板斧。连我这个只上过工业设计选修课的门外汉,都能够看穿他们的套路。
前脸嘛,以前的新能源车一定要保留进气口,不能让老百姓感到突兀。
而现在则来了个180度翻转,目前主流的设计语言就是捂嘴,还美曰其名地称为封闭式的进气格栅。
没错,就是这样捂着......
如此双标,其实也不怪他们,毕竟行业老大特斯拉就是这样做的。
但人家带头的才叫设计,而你只能叫做跟风。
想到了当初iphone X的刘海屏,刚出来的时候大家都说丑,结果到后来国内一大堆手机都在模仿。
另外各种蓝色缝线、蓝色装饰也是标配,我倒想问问:
“没有蓝色你是不是就不会造新能源车了?”
毫无运动感
其实新能源车最大的优点就是:动力。
毕竟电动机跟内燃机相比有着先天的优势,起步时最大扭矩的动力输出,绝对是超强推背感的存在。
然而目前国内大多数的新能源车,并没有以这个作为卖点。
看着就没有驾驶欲望......
但是目前的汽车市场中,运动化是趋势,要是现在的汽车没个运动套件,都不好意思拿出来卖。
长轴版的320Li配上M运动套件,销量比纯正运动基因的高功率短轴330i不知道要高出多少。
所以我在这里大胆提出改进建议——推出运动套件。
对性能没有半点提升的也行,我只要颜值:)
例如聆风前阵子推出的NISMO套装,秒变鸡踢鸭,老实说开出去真的长脸,钢炮们都不敢挑衅你。
最后
那么,新能源车的外观真的是无药可救吗?
其实好看的也很多。
别的不说,就拿咱们皆电的设计解读专栏,里面的不说设计满分,至少也是好看的水平。
毕竟对着一台车狂码几千字,没些设计亮点怎么码得下去。
不过还是衷心希望好看的新能源车越来越多,最好能让我们疯狂舔屏。
最后的最后
应该没有人再说
我这篇文章
是骗人买电动车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