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SUV车型的普及,越来越多的人有了“走出城市去撒野”的想法,但这也导致,近几年出现了越来越多越野被困的情况。其中一部分原因,是驾驶者技术不熟练导致,但更多的还是因为高估了自己车辆的四驱性能。
![]()
并不是每一款四驱SUV,都能拥有像奔驰G级或牧马人那样的通过性。四驱形式分为很多种,G级和牧马人使用的是最为硬派的分时四驱或全时四驱系统,而我们常见的城市型SUV大多使用的都是适时四驱系统。相比于通过性,城市型SUV更在意的是日常行驶中的安全性和操控性。这次我们就借名爵组织的HS四驱解析活动,来看看它的四驱系统表现怎样。
四驱结构解析
![]()
名爵HS使用的是一套由GKN和SDS打造的智能适时四驱系统,从上图中我们可以看到,除了电子系统之外,这套四驱系统的硬件主要由三部分组成,分别是取力器、转动轴和后差速器模块总成。
首先来看一下位于最前端的取力器,从字面就很好理解它的作用,将由变速箱输出的横向驱动力,转化为纵向的驱动力,再传递到传动轴上。
![]()
在这个取力器的输出端还有一组加速齿轮,加速比例是1:2.2,它的作用是通过加快转速来降低每转的扭矩,从而起到保护传动轴目的,也可以使传动轴尽可能的轻量化。
![]()
在取力器的侧面还有一个花键,它与前轴的差速器外壳成并联关系。这个结构也直接决定了名爵HS的四驱形式,在默认情况下前轴可以获得100%的扭矩输出,当需要四驱介入时,并联的结构使车辆的前后轴可以分别得到50%的扭矩,而当遇到极端情况时,车辆前轴完全失去抓地力,动力则能100%的传递到后轴上。
![]()
再来看一下传动轴部分,为了追求轻量化,传动轴采用了中空的设计。
![]()
在传动轴的前端(与取力器相连部分)和中间,分别有两个高速万向节。每个万向节都支持最大5度的扭转,从而保证在车身存在小幅扭曲的情况下,这套四驱系统也可以正常工作,不发出异响。
![]()
在万向节的后方还可以看到一个由细变粗的设计,它是一个定向的溃缩机构,保证在发生碰撞时,传动轴不会向其它方向弯折,从而引起更大伤害。
![]()
在传动轴的最后方,与后差速器相连的地方还有一个橡胶法兰,它能起到减震的作用,同时降低由振动带来的噪声。
![]()
最后是后差速器模块总成,它由两大部分组成,分别是电磁扭矩管理器和后主减速器。
![]()
电磁扭矩管理器内部为多片式离合器结构,其中一部分连接传动轴、另一部分与后主减速器相连。在离合器片完全断开的情况下,车辆为纯前驱状态,带来更低的油耗。而结合之后则切换为四驱模式,一定程度上能提升车辆的操控性和在低附着力路况下的通过能力。
![]()
两组离合器片的结合受ECU控制,ECU会实时监测车辆的制动状态、纵向/横向加速度、方向盘转角以及四个车轮的轮速等数据,来做出是否结合的判断。根据官方给出的数据,这套电磁式扭矩管理系统的反应时间仅需0.1秒。
![]()
后方主减速器的作用与上文介绍的取力器作用恰好相反,将动力由纵向改为横向,同时在减速齿轮的作用下,将转速降低、增大每圈的扭矩,减速比同样也为2.2:1,从而做到前后轴转速相同。
越野场地体验
除了现场讲解之外,我们还在场地简单体验了一下名爵HS上所搭载的这套四驱系统,不过由于此次体验的车辆还是试装车,所以具体感受仅供参考。
![]()
在爬坡项目中,我们先将车辆停在坡中,随后再起步。依靠名爵HS搭载的坡道辅助系统,脚在从刹车踏板挪开之后,刹车系统仍可以保持3秒左右的制动,给我们充足的时间,重新踩下油门。不过需要注意的是,这个功能只有在深踩刹车之后,才能被激活。
![]()
由于名爵HS日常行驶为前驱状态,所以在踩下油门之后,前轮会出现一定幅度的打滑,随后动力被传递到后轮,车辆轻松爬上坡顶,在体验中能感受到名爵HS的四驱介入还是很快的。
![]()
下坡前,我们开启陡坡缓降功能,在电脑的控制下,发动机和制动系统会自动将车速控制在一个较低的范围内,无需我们控制刹车。不过稍显不足的是,刹车的介入会显得有一些突兀,而且要达到一个特定的速度,系统才会发挥作用。
![]()
另一个项目是我们在日常最容易遇到的非铺装路面,在四驱的帮助下,名爵HS的操控性很出色,即便在30km/h的车速下,转向和加速的反应都很灵敏。
总结
![]()
就像我们开始时所说,并不是每一款四驱SUV都要带你走的更远,对于一款城市SUV而言,它的四驱系统作用,相比于通过性,更多应该成为我们出行安全的一种保障。就像名爵HS上的这套四驱系统,它就可以通过更快的介入,来保证车辆在起步时不打滑,在急加速时不会出现扭矩转向,在低附着力路面也能拥有更高的通过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