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丁磊(右一)
华人运通是什么?如果你不是业内人士,恐怕都不知道,它是一家造车新势力,但从创始团队到管理层,几乎没有一人是从互联网行业跨界进入造车行业,汽车圈早已留下了他们的军功章。
CTO+3VP的豪华阵容
董事长丁磊执掌上海通用期间主持投放二十多款新车,六年累计三个品牌销量近400万台。副董事长墨斐在全球众多大型车企包括通用汽车、上汽、克莱斯勒等担任要职,历任通用中国首席执行官、上汽集团执行副总裁。首席运营官陈威旭,拥有近30年汽车行业品牌及市场行销经验,曾任宝沃汽车德国总部全球董事兼中国区执行副总裁。
![]()
马克·斯坦顿
而且在研发团队上,华人运通由一个CTO马克·斯坦顿和陈俊、宋京、李谦三名技术副总裁共同组成,他们在整车制造、新能源以及自动驾驶方面,都有着几十年的工作经验,而这样的豪华阵容不仅在造车新势力中非常少见,放在传统车企中也是价值连城。
造车未动,“三智”先行
按照造车新势力的套路,不论如何,都要用最快速度把未来量产交付的车型或者概念车率先推出,但华人运通并不急着造车,而是把“三智”战略放在了首位。所谓“三智”,就是智能汽车,智捷交通、智慧城市。华人运通希望以创领新能源汽车及智能交通核心技术的研发为坚实基础,由智能汽车的研发与产业化,逐步走向智捷交通的布局与运营,最后从智捷交通建设为入口构建未来智慧城市。
![]()
从华人运通“三智”战略的发布来看,他们与造车新势力最大的不同,就是先从未来智能出行的场景构建开始,至于造车的事情,华人运通也不是以佛系的心态去做,华人运通也明确表态:造车是我们的重要业务,造车技术也是我们的核心竞争力!
身经百战的丁磊清楚的明白,现在着急拿电动车产品出来过渡并不是一个上策,曾经在上海大众工作时的丁磊,依稀记得当时上海大众年产量不到两万台,全国乘用车产量不超过50万台时,燃油车蓄电池出现故障,却找不到故障原因,最后在大众德国工厂,找出了几百万台故障蓄电池,才找到故障根源和解决方式。
![]()
当一个汽车品牌在市场尚未形成规模时,产品会存在多少问题,没有人清楚,然而目前国内电动车总量都尚未达到100万台,核心零部件动力电池上还会出现多少我们无法预料到的故障,根本没有足够的样本去研究。
因此华人运通虽然成立的时间与大多数造车新势力相当,但从来没有发布旗下的量产车型或概念车,既是一种低调务实,同时也是一种对传统汽车工业工匠精神的尊敬。
大变革下的清流
如今汽车行业正处于前所未有的变革之中,作为车圈沙场老将的丁磊和陈威旭都知道,新能源、互联网进入汽车产业,产生一些新势力来造车,产生一些跨界发展的业务和企业并不是变革的全部,传统汽车产业的变革是全面的、根本性的,很多传统车企目前正在从汽车制造型企业向出行服务型企业转变,都足以说明问题。
华人运通的创始团队和管理团队,曾经也造过不少辆车,这一次他们也改变了以往的固有思路。丁磊经常说道:华人运通不是要造一台车比别人豪华一点、快一点、尺寸空间大一点、理念创新一点,我们要造的是不同的东西。华人运通在这样的大背景下能够有这样的想法,可谓一股清流。
![]()
虽然如今造车新势力众多,但都没有从根本上变革传统汽车产业,而华人运通的“三智”战略,为“根本性”变化营造了一个良好的开端,何时能从量变转化为质变?需要很长的时间,二三十年甚至更多,但华人运通熬得起。丁磊表示:“汽车行业百年一遇的变革,让我们这些汽车人走到一起创造新事物,新事物让自己瞬间感觉自己年轻了很多,还可以在干二三十年。”
市场总是欢迎创新事物的到来,而创新事物的出现,需要一群充满激情的“年轻人”,如今华人运通不仅拥有这样的团队,同时政府对新能源、智能互联以及自动驾驶也大力支持,我们无法预测华人运通在未来二三十年后的事,但可以肯定的是,占尽天时地利人和的华人运通,会在造车新势力的浪潮之下,平稳的发展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