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禧攻略》有多火不用再交代了吧?全民注水热炒已成现象级剧目,截止目前,爱奇艺网络播放量累计达到113.8亿次。播出期间,登上微博热搜榜单多达133次,微信圈辐射时尚、艺术、美妆、营销等一众自媒体选题,大家的讨论策划都纷纷拜倒在一个打怪升级的宫斗剧下。
![]()
抛开剧集逻辑的些许硬伤,《延禧攻略》的服化道具、历史细节、文化还原等几乎做到了有据可查。连《人民日报》都盖了官戳:
“服化道精美,昆曲、刺绣、打铁花、缂丝技术等非物质文化遗产都在剧中有所展现,努力做到情节中有文化,文化中有情节。”
不光如此,抖音、微博、小红书等流量社交平台用户的主动参与、二次发酵也为这部神剧奠定了短期内难以超越的收视及讨论热潮。
![]()
《延禧攻略》的招黑体质
可这样一部口碑、收视双赢的宫斗偶像剧,开播之前却是不被看好的。
分析一圈下来,天天汽车发现《延禧攻略》开播前的境遇不正是新造车队伍们普遍遇到的嘛!
1、前辈颇多。《甄嬛传》、《金枝欲孽》随随便便就是热播数年的经典之作,新造车选手们更是不用提。合资车厂入化,早已赚的盆满钵满;本土自主品牌发力赛高,赶超之势凶猛。诸如《延禧攻略》般的后发造车选手们,新手体质,还未携产品入市拼杀;
2、饱受诟病。《延禧攻略》因为于正自带黑粉基因,新造车一路走来的日子同样不好过。先是“PPT造车”的大范围射杀,继而是营销策略的夸张牛皮,再是交付难、变圈钱的指摘,悲苦怎一首“凉凉”了得?
新造车的越界偷师
眼瞅着《延禧攻略》翻身有术,天天汽车总结了这部神剧的几点通关秘籍,与之体质相似的新造车们或许能偷师一二:
1、强蹭猛蹭一顿蹭。
这里又得提到《如懿传》,要说于抄抄最大的本事可能不在于对剧本的移花接木,而在于总能借势发力,抢得先播。
早先制作精良的《步步惊心》小拳紧握,就等播出大招,没成想被同题材穿越剧《宫锁玉心》一着反扑,连两位女主刘诗诗与杨幂的江湖地位都随着剧集播出的先后顺序落了定。
![]()
同样的局于正又玩了一次,《如懿传》由于首播权问题一直在网络平台、电台卫视之间撕扯,档期一拖再拖。《延禧攻略》瞅准机会,又又又先播了。
在动作迅速、巧蹭热点这个角度上,新造车可以有样学样,也的确有出师之势。
你看蔚来汽车,就没少蹭特斯拉的名号嘛。新造车们嘴上不说,背地里看着媒体标题,估计内心都在暗爽,“对标特斯拉”、“马斯克的中国学徒”、“XX和马斯克”……你说,找到这么一个行业标杆、万年代表,够不够爽。
![]()
再者如小鹏汽车那张惊天文案——中国整车厂谁在研发制造智能汽车?上汽、吉利、小鹏、蔚来。有吐槽曰:“连排序都有讲究。”你品一品这蹭热点、占排位的姿势,绝对造车届的带节奏小能手。
![]()
2、内核发力。
《延禧攻略》一反大女主的白莲花属性,天生不好惹的魏璎珞是鬼挡斩鬼、佛挡杀佛,受众的心理路线是:“一路手撕看着倍儿爽。”可谓是金手指爽文的代表之作。
![]()
新造车们能学到的,自然也是这份个性泼辣、骁勇善战。比如说前途汽车不跟风造SUV,偏要做一辆城市性能轿跑,不管别人我就叫不一样;比如说拜腾汽车一声不吭我就在中控放一块躺倒的1米2大屏,手势操控你们现在看不懂,将来未必追的上哟。
新造车们,快去脱下保守的外衣,下场拼杀。此前跟一位新造车主力设计师聊天,问及车型犀利定位是否模糊?他回答说,为什么要去对资本俯首称臣?我要做的是写入历史的电动车。
的确,一些新造车为走量、入市而突出性价比,一些为资本、稳妥而定位寻常,你隐隐觉着哪里不对,直到看见《如懿传》:演技再好的周迅也撑不住早已被《延禧攻略》释放掉的宫斗剧荷尔蒙,消费者或许也并不需要一辆不出错、不性感的电动车产品。
![]()
3、制作精良。
满清风行的一耳三钳、绛唇妆、绒花头饰,高贵妃的珍珠云肩等服装造型的有据可考;绣坊里的织布机、缂丝机、秀架等场景道具的货真价实,缂丝、罗、绒花、点翠等手艺的传统还原;甚至每一个出场嫔妃的衣着装束都能在相关文献图册中找到原型。
![]()
连于抄抄都化身文化讲解人,普及网友没看懂的历史小知识,这部剧在某种意义上完成翻身也是情理之中。
这一点没别的可讲,新造车们必须得花心思放在产品制造和技术加持上,真正提升品牌抗击打的能力。后续市场节奏既不能乱了阵脚,也不能被抢了先机,仔细想来是不容易。
不过,回头看看《延禧攻略》能扛住舆论黑洞,让观众们时隔多年居然还是落在于正手上,可以说是小强本强了。
新造车们,重振旗鼓别走偏,学一学魏璎珞,继续加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