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由于起步较早,加之政府的大力扶持,此刻已然成长为全球最大的细分板块。同时,随着政策不断调整,相关红利由整车逐渐向基础设施建设倾斜,我们正在经历由“补贴时代”向“市场时代”转型的阵痛。
![]()
殊不知,当下的德国恰巧与几年前的我们几乎相同,也在通过政府与政策的强有力介入,大力发展着其新能源市场。而就在近日,据外媒报道,德国政府表示,作为其1300亿欧元(约1460亿美元)经济复苏计划的一部分,未来该国将要求所有的加油站必须装备充电桩,以缓解电动汽车车主的里程焦虑,并刺激消费者对电动汽车的需求。
因为此前,根据德国汽车运输管理局的数据显示,在5月登记的168,148辆新车中,电动汽车的比例仅有3.3%。而将数据放宽到2019年全年,这个数值仅有不到2%。所以其相关专家表示,德国电动车销售低迷可能还是由于消费者担心续航所致。
同时,根据德国能源和水工业协会BDEW的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3月,德国境内一共有27,730个电动汽车充电站。该机构表示,要想让德国成为大型电动汽车市场,该国至少需要建设7万个充电站,以及7,000个快速充电站。而在去年,德国政府设立了“到2030年在国内建立100万座充电站 ”的目标。
![]()
除大力发展新能源基础设施建设外,为进一步刺激新能源车消费,据悉德国新的电动汽车普及激励措施将现有关于电动汽车补贴翻了一番,对价格达4万欧元(约合44800美元)的车型补贴增至6000欧元(约合6720美元)。此外,德国还将对平均油耗较高的SUV征收更多税收。由此足以看出,关于汽车市场“电动化”的转型,德国政府层面已经决心尽显。
而此次德国政府强制所有加油站装备充电桩,或许也给了刚刚将充电桩纳入“新基建”的中国市场一个很好的参考。因为或许在遍布全国“两桶油”的推动下,充电桩的普及速度将会大幅度加快。毕竟截至3月底,我国充电基础设施累计数量虽已经达到126.7万台,但车桩比仍远低于1:1的目标。充电桩数量不足的巨大“痛点”长时间内还将存在。【 文/崔力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