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规律千变万化,社会发展也在不断进步,共享经济作为近一年来的核心话题,从未离开过人们的视线,不断有新的共享模式的出现,但不断的也有共享经济模式倒下。去年成都的大小街头,各式各样的共享单车琳琅满目,如今却只有主流的青桔、摩拜、OFO等小单车存在。
![]()
除了大街小巷的共享单车被人们所熟知之外,各种涂装的共享汽车也渐渐的成为人们出行的重要工具。与共享单车的发展规律有所不同,共享汽车已经从寥寥可数的几家,发展到如今的“百放齐放,百家争鸣”。
![]()
关注共享汽车的朋友可能比较了解,去年的成都街道上共享汽车主要有盼达用车、car2share、Evcard、Gofun出行等品牌,使用的车辆大部分为小微型纯电动车,例如奔驰smart、奇瑞eQ、力帆330EV等。
随着共享汽车市场的发展,目前成都市场新增了立刻出行、TOGO、联动云等多个共享服务品牌,共享汽车车型也更加多样,市场上新出现了雪佛兰科沃兹、观致5 、标志3008、大众捷达等车型,有效解决了以往共享汽车长途行车的尴尬。
![]()
![]()
![]()
如此繁多的共享汽车品牌,旗下使用的多种车型也是眼花缭乱,但他们都有一个共通点——销量不济。奔驰smart算是共享汽车市场上的明星车型了,多家共享汽车品牌使用,小巧玲珑的车身造型,也受到消费者的喜爱。据奔驰官方销量消息,奔驰smart品牌2017年在华累计销量2.3万台左右。根据奔驰品牌旗下各车型的市场表现来看,smart车型的表现应该算是比较差的了。
其实在共享汽车市场上,奔驰smart车型并不是唯一的存在,像宝马i3纯电动共享车也同样如此,2017年宝马i3全球销量3.1万辆,欧洲市场作为其主战场,销量占比较高,中国市场销量占比相对较小,连奔驰smart市场数据的都未达到。
![]()
![]()
除了奔驰smart、宝马i3市场销量惨淡之外,像标致3008、雪佛兰科沃兹、奇瑞eQ、力帆330EV、野马E350等车型,市场销量同样比较惨淡。力帆330 EV、野马E350等车型基本就没在马路上见过,市场销量可想而知。
共享出行服务公司为何会选择销量差车型呢?车企为何要积极的与共享服务品牌签约合作,共同致力于共享出行市场呢?其实这两个问题的答案是非常明显的,一方面共享出行服务公司选择销量差车型,进价较低有效降低了成本;车企与共享出行合作则可以顺势而为,提升了车型的市场销量,清理部分车型的库存。两全其美,何乐而不为呢。
除了车企与共享出行服务商的合作之外,最牛逼的操作当属滴滴公司和吉利汽车了。滴滴出行作为国内最大的打车平台,除了加盟司机之外,购买了大量的标致301、标致308、大众捷达、爱丽舍等轿车,作为滴滴打车的运营用车。
![]()
![]()
滴滴的操作是很6了,吉利汽车的操作简直就是666。在主流车企势要转型做“出行服务提供商”的前期,吉利汽车率先布局“曹操专车”出行业务板块,专业的轿车司机,清一色的吉利帝豪EV新能源汽车,先后在全国多个城市上线运营,成为出行业务板块的一匹黑马。
![]()
暂且不说曹操专车的发展势头,先来看看曹操专车使用的帝豪EV300新能源车。其由吉利汽车旗下的帝豪轿车衍生开发而来,配备95KW电动机,最大续航里程约300KM,目前其市场售价大概在14万人民币左右。据搜狐汽车数据显示,2017年全年吉利帝豪EV系列车型累计销量2.32万辆,占据吉利汽车销售份额不到2%,而帝豪EV300一款车的销量也就非常明显了。
根据目前的共享出行市场现状来看,市场已经比较饱和了,很多露天停车场或者街道共享汽车因为使用率不高,已经积灰很重。在这样的市场状态下,车企还不断的与共享出行服务商合作,甚至是成立出行服务公司,难免不让人猜疑其是打着共享的幌子,干着清理库存的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