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须得承认,上汽大众是汽车营销界的高手。比如,仍然与朗逸同堂销售的全新朗逸,就打出了朗逸Plus的旗号,这很容易让人想到iPhone Plus。单从字面来看,A级轿车全新朗逸似乎已经跃上了一个更高的产品级别,已经晋身为A+级轿车。如此一来,朗逸Plus相比朗逸而言价格的增高,也因此看上去竟然有了理据。
![]()
朗逸Plus
明眼人都能够很容易地看出,挂上Plus标签的全新朗逸,这一波操作直接指向的是一汽-大众全新一代宝来,这从近期朗逸Plus一些近乎“洗脑”式的营销传播,很容易就能看出端倪,这里不再复述。
只是,营销的操作,固然看上去很美,但从来都改变不了产品的级别与本质。全新朗逸也好,朗逸Plus也罢,其实从来都与全新一代宝来处在A级轿车这个同一的产品级别,而这从多个层面都有确凿的佐证。
![]()
全新一代宝来
首先,众所周知的一个事实是,在大众品牌轿车产品序列中,一汽-大众与上汽大众的轿车产品,在各个产品级别都是一一对应的存在,比如B级的迈腾、帕萨特,A+级的速腾与凌渡,A级入门车型捷达与桑塔纳,而A级车自然就是我们耳熟能详的宝来与朗逸。也就是说,大众汽车对在华的两家合资,在轿车领域有着整体的产品布局,而精明的上汽大众自身也没有必要再另外推出一款A+级的车型,去冲击自家的凌渡的市场。所以,朗逸Plus说到底还是归建于全新一代宝来所在的A级车序列中。
其次,从南北大众两家在朗逸和宝来的更新换代时机上,也可以说明这一点。还在2008年,朗逸正式推出,在此之前早已进入中国市场的宝来,也在同年推出了新宝来。在此之后的2012年以及现在的2018年,宝来与朗逸的改款、换代时间都保持了“神同步”。有关这方面,我们可以看作是“兄弟联手”共同征战A级车市,也可以理解成“同台竞争”的互不相让,总之,这也从一个层面证明,宝来和朗逸是大众品牌在A级车市场布下的两款同级车型。
另外,我们从产品本身而言,虽然全新一代宝来与朗逸Plus这两款车在某些点上有所差异,但也能够看出这两款车在级别上的同一性。
![]()
全新一代宝来与朗逸Plus同属大众MQB平台的A级车,这是一个铁定的事实。而且,车身尺寸与轴距相比上代车型均有了长足进步的这两款车,轴距同为2688mm,车身尺寸也几乎相同。另外,全新一代宝来与朗逸Plus,同样搭载了大众最新的EA211发动机。而且,诸如LED光源、EPB、 Autohold、双区自动空调、经济型驾驶模式等越级配置,也同样在两款车上装备。
![]()
所有这一切,都足够证明,尽管全新朗逸戴上了一顶印有“Plus”字样的大帽子,也改变不了其A级车的本质。换句话说,单是如上这些产品表现,全新朗逸也与A+级的产品水平相差甚远。在这种情况下,全新朗逸定出偏高的价格,显然与真正的产品级别并无关联,或许只是想让消费者为Plus的名号埋单,而这样的营销操作就未免有混淆视听之嫌了。相比而言,虽然全新一代宝来在产品层面有着更大的提升,但却没有像朗逸Plus那样,背弃固有的A级车的产品级别进行营销包装,则显示出了对消费者坦诚相见的态度。
当然,尽管全新一代宝来与朗逸Plus是同属A级车的兄弟,但也绝非完全雷同,在一些产品点上也是有所差异的。
![]()
比如在外观设计层面,应用了“即·刻设计”全新理念的全新一代宝来,在视觉上更加年轻动感,也更符合汽车市场年轻化的主流趋势。相比而言,更多中庸气质的朗逸Plus,应该更讨三四线城市中年消费者的欢心。
![]()
全新一代宝来内饰
而在内饰设计方面,全新一代宝来采用了偏向驾驶者的中控设计,对于驾驶者来说有着更高的安全性与便捷性。同时,更人性化的储物设计,以及后排中央扶手等,也为驾乘者带来更多的便利性与舒适性,而这些都是朗逸Plus所不具备的。
至于全新一代宝来拥有的专属设计悬架系统和空气动力学优化底盘,对于驾驶平稳性和驾驶品质的提升,是显而易见的,在这方面,朗逸Plus还有不小的应予提升的空间。
![]()
全新一代宝来
说到底,全新一代宝来与朗逸Plus作为同级的两兄弟,在过去的10年岁月中,虽然是“相爱相杀”,但一路走来也都是顺风顺水。而且这两兄弟以不同的定位共同攻取同级细分市场,也都取得了出色的市场成绩。如果在此后的市场行程继续保持良性的竞争,也会取得更大的市场份额。这也正应了中国那句古话 “兄弟阋于墙,外御其侮”,兄弟之间虽有分歧,但能一致对外,才会走得长远,这是一个浅显且质朴的道理。而全新朗逸使出如此手段,大有与全新一代宝来撇清兄弟情份的架式,未免太过绝情了吧!